“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以“拼图”方式领略中华文明画卷

文/顾玉才

“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胡阿祥等著;新蕾出版社出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历程,到一万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再到五千多年的文明辉煌,每个阶段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然而,如何将这样一段浩瀚的历史呈现给青少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以下简称“全景”系列)图书的问世,让我欣喜地看到诠释这一宏大话题的另一种角度。

“全景”系列是大专家与小读者的一次平等对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先生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与古代文物相关词汇的发展演变;南京大学的胡阿祥、中国人民大学的华林甫两位教授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带我们领略地名里的大学问;复旦大学的魏峻教授则将视角聚焦于脆弱又珍贵的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展现祖先们无限的创意与巧思;张致和博士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史入手,带小读者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乐;国家自然博物馆创作者高源则借助化石、标本,为我们打开认识远古人类的一扇窗。

这些专家、学者不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有着丰富的科普创作经验。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深的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文明得以亲切、浅近地走入生活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

系列图书涉及的内容既有从课本延伸而来的知识,也有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题材。《五千年中华地名》一册就围绕语文课本中提及的地名展开。如提到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典故出自南朝梁殷芸写的小说中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但是这两个扬州却不是同一个地方,殷芸所说的扬州是今天的南京市,而李白诗里的扬州是今天的扬州市。配合课文学习,作者深入浅出地解析,帮助孩子知晓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万年生活简史》则从具体的生活场景切入讲述历史,提到“鞋子”最开始是不分左右脚的、筷子的发展历程等,这些生活中常见却很少被关注到的事物,引人入胜地展现了古今之变。

从古人类的演化到古代人的日常,从国宝文物到地名文化,再到汉语词汇的发展,这套图书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看似零碎的小主题,如同一块块拼图,对渴望了解中华文明的青少年来说,恰恰是了解一个文明的最好媒介。作者们从大处谋篇布局,尽可能全面地关照所涉领域的知识,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有意地以读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变,让读者能够顺利地将各块知识的碎片拼成一幅文明画卷。

毋庸讳言,本系列图书受限于篇幅、文物资料不足等,仍有个别未尽兴与可探讨之处,但瑕不掩瑜,这是一套值得向读者尤其青少年读者推荐的好书。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佳作,引领青少年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8日 第 20 版),作者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Read Previous

上海译文出版社举办2025阅读风向推介会,重磅新书和全新玩法都在这儿!

Read Next

三毛读书会暨《三毛学雷锋》阅读分享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