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鑫玮
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里王子,《替补》或许能让读者看到第1001个。
2024年12月21日,举世瞩目的《替补:哈里王子自传》由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天畅)出版上市。从英文原版首次上市,到拿下这本书的中文版权,我花费了11个月时间。
2023年1月10日,哈里王子自传SPARE上市,当日即登顶美国、英国、加拿大亚马逊图书排行榜。根据企鹅兰登书屋的发言人透露,SPARE首日销量仅次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我对哈里王子要出版自传的消息早有所闻,但没料到书能卖得这么火爆。我开始有意关注SPARE的发售情况,从电视上看到书店里民众争相购买的场面,看到报纸报道其法语版出版3天就加印13万册,看到出版方披露它的版权已售出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15种语言,且有望再增加10种语言……我意识到,自己之前低估了这本自传,它极有可能成为一本现象级的传记类图书。带着这样的判断,我让版权编辑询问企鹅兰登这本书的版权情况。
SPARE能给中国读者带来什么
2023年12月,我收到来自企鹅兰登中国公司的消息,SPARE的简体中文版版权尚在,问联合天畅要不要签下来。此时它的英文版已经上市11个月有余,国内外网络社交平台上关于它的讨论依然热烈,出现了各种解读、争议和评价。
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心里有一些纠结。一方面,SPARE是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作品,销量惊人、话题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另一方面,哈里王子是一位复杂的公众人物,这部传记更是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能否在中国获得认同,还是未知。
哈利王子独特的身份、婚姻选择、脱离王室,他和妻子梅根与王室之间跨文化背景的融合和冲突,他与家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都为SPARE奠定了强大的话题基础。这些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吸引不同立场的读者购买。我需要做的是,理清哪些话题是中国读者愿意参与的、哪些观点是会被中国读者认同的,把这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畅销书引入中国读者视野,它能给中国读者带来什么?
我看了很多关于哈里王子的访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谈到SPARE的写作视角时,他说:“我并不是以我与生俱来的王子身份写了这本书,我是以我作为一个‘人’成长至今的视角来写的。”现在想起这句话,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SPARE最能吸引我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个“人”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家族的期望、外界的评价、个人的自由与选择……SPARE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哈里王子自传展现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光鲜与黯然、不仅是王室的八卦和权力斗争,它更是每一个个体如何在大社会背景下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事,是一部关于身份认同、家庭冲突及成长痛苦的普遍性故事。这样的故事,无论放在哪里,都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理清楚这些,我便不再犹疑,与企鹅兰登签下了SPARE的中文简体版版权。
寻找译者团队
要确保这本书能以原汁原味的内容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翻译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感谢中国翻译协会牵线,我们最终确定由李尧和陈鲁豫联手翻译这部自传。李尧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与我是多年的朋友;陈鲁豫有出色的英语能力,经常接触国际事务和不同文化,更难得的是,她长期关注英国王室新闻,直播过戴安娜王妃的葬礼,对哈里王子的经历有一定的情感共鸣,能深刻理解哈里王子书中表达的困惑、挣扎和成长。
两位译者都有着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能够对书中涉及的英国王室文化、传统、历史事件等背景知识进行恰当的处理与解释。比如对于书名SPARE的翻译,两位译者提供了三个备选:“备胎”“替补”和“B角”。经与出版社沟通,我们最终选择了“替补”作为书名。因为“SPARE”这个词强调的是哈里王子在王室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翻译为“替补”,它所传递的情感色彩更中立客观,也更契合王室传统和文化内涵。再比如,对于内文中出现的“SPARE”,两位译者并没有一刀切地翻译成“替补”,而是结合它出现的语境,在适当的时候,将之翻译为“备胎”。这个词显然有其深意,它不仅是哈里王子对自己身份的自嘲,更是一种在家庭期待与个人欲望之间无力挣扎的象征。译者这样的处理,不仅是语句的转换,更是对哈里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
2024年7月,我们拿到了两位译者通力合作的完整译稿。我们的编辑看完赞叹不已:语言流畅自然,文化融合恰当,情感传达细腻,两位译者强强联手,高度还原了作品风格。
为什么要看一个王子的成长故事
译稿交给编辑团队去审校打磨,另一边的营销团队开始着手研读文本,深挖卖点。
我们就“王室话题”和“成长之书”两大卖点展开了深入讨论。“王室话题”无疑是这本书的最大爆点,我们把它细分为“王室八卦”和“王室文化”两个方向。
王室八卦方面,哈里王子在自传中披露了诸多令人咋舌的细节。他揭开了王室的神秘面纱,毫不避讳地讲述了王室内部的矛盾冲突:父子恩怨、兄弟纷争、妯娌失和、亲戚嫌隙……让读者感受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室也不能免俗,这些内容满足了大众对王室生活的好奇。
王室文化方面,哈里王子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英国王室独特的传统与礼仪。从丧仪、庆典,到生活规范,《替补》以第一视角向读者传递了王室生活日常。书里还对王室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有所思考,对传统王室规范与现代个人追求的激烈碰撞有所呈现,这不仅是对王室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其在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探索。
而“成长之书”,是我们剔除王室话题后,看到的这本书的内容实质。哈里王子以“毫不退缩的诚实”,写下他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挣扎、叛逆与自省、创伤与治愈。对哈里王子来说,他的人生注定充满矛盾和冲突——他既是公众眼中的“王子”,又是寻求自我、挣脱束缚的“普通人”。他与生俱来的身份让他在家族和媒体的双重审视下经历孤独与挣扎:如何面对自己的理想与他人期待之间的差异?如何在充满压力的世界里坚定自己的信念?如何从痛苦中走出来,拥抱真正的自我?正是这一点,让这本书成为跨越文化与阶层的书,它不仅适合王室迷,更适合所有在艰难生活中努力寻求自我定位的人。
我们最终决定,不将这本书单纯地包装成“王室内幕”或“哈里王子的逆袭”,而是从它的普遍性出发,探讨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进入一场文化的对话。
在深挖卖点的过程中,一个团队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是一名中国‘社畜’,为什么要看一个王子的成长故事?”我认为这是个好问题。团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人回应说,哈里王子作为一个“投胎高手”,有着顶配的原生家庭,即便如此,他都义无反顾地逃离王室,那么想知道“一个王子为什么逃离原生家庭”,不就是我们看他的书的理由吗?
历经一年的精心筹划,2024年12月,SPARE中文版《替补:哈里王子自传》与中文读者见面了。引进出版这本书,我们试图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个人即使生在一个举世瞩目的家庭里,成长中也要经历困惑与挣扎。哈里王子面临的不是普通意义的生活困境,而是另一种层次的困境,是一个人如何在“被定义”的世界里找寻真正的自己。或许,1000个读者眼里有1000个哈里王子,我们期待,读者能从他的辉煌、他的失落、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他的困境、他的挣扎中映照到自己,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或是吸取教训。
(本文作者为北京联合天畅图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