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湖北美术出版社举办重点出版项目《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新书分享会。
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王鹏澂,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熙方方,本书作者之一张雨薇参加本次分享会。活动由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柯尊文主持。
五色成文,礼仪有序;色彩文化,辉映古今。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深邃的五色美学,它既是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的深刻感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五色之美——品读中国传统色》正是这样一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佳作。该书以赤、黄、青、黑、白五正色为主题,广泛联系古代规制礼仪、民俗生活,结合诗文典籍、名画名绘、建筑器物、民俗风物、服饰妆容等相关案例,深度解读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三位嘉宾就新书的内涵与外延展开对谈。王鹏澂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与影响,强调了色彩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他以宫廷服饰色彩搭配中帝王的黄色衣服为例,直观地让大家了解中国古代以“黄”为尊的深厚传统,黄色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他还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浅谈了五色中的青色之美,讲述了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的应用。
熙方方老师讲到,黄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皇权,在传统西方却有背叛、疾病的含义,可见中西方色彩体系的差异性。她对比了西方莫兰迪配色与中国传统色,莫兰迪偏好低饱和度与灰暗的中间色调,传统中国色讲究整体的蕴藉纯粹,但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张雨薇老师从“空手套白狼”“白兔捣药”等神话典故、“红灯笼”与“红妆”等传统元素入手,解读了白色与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与应用。
三位嘉宾还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对当代国潮文化的影响,鼓励广大读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将中国传统色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