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师道精神的践行者

文|赵陶然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教师始终是文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从古代学堂的私塾先生到现代学校的专业教师,他们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三寸讲堂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一个群体始终坚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基层、最薄弱的前线阵地,秉持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朴素初心,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中播撒教育的种子——他们就是我国800余万名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忠诚的排头兵和实干者。通过阅读《新师说——最美乡村教师访谈录》一书,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更能与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灵对话。

《新师说——最美乡村教师访谈录》通过寻访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区扎根于乡村教育事业的40位优秀教育工作者,聆听他们致力于乡村教育发展的励志故事,以访谈录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在艰苦乡村场域中坚守教育初心和职责的乡村教师群像。他们身处我国基层,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恶劣、教育意识薄弱等多重挑战,却始终坚守初心,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乡村孩子撑起了一片知识的天空。这些乡村教师经历了一段段艰辛奋斗的历程,更谱写了一首首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传承的赞歌。

阅读本书时,我被这些乡村教师执着坚守的精神所打动。他们中,有人因教育情怀从原岗位离开,奔赴贫苦乡村一线;有人则本身就是“大山的孩子”,带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毅然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尽管这些教师的人生过往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在各自事业的航线中“殊途同归”,以坚韧的精神支撑着乡村学校的工作慢慢步入正轨。这种精神韧性,正是乡村教师能够长久坚守岗位、不断前行的不竭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得以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种对乡土文化的情怀和传承,让我深感敬佩。

书中40篇访谈还展现了每位乡村教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不同教育智慧。他们秉持着朴素的教育理念,为每一堂课的课堂效果和每一个孩子的学业发展与身心健康倾注心血,给乡村留守儿童以陪伴与温暖,给渴望知识的孩子带来更多精神世界的熏陶与滋养……这种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教育方式,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谛。

更令人欣慰的是,《新师说》所记载的乡村教师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努力,最终能够收获有效的成果。比如有的教师将原本只有十几个孩子的教学点发展成了拥有数百名学生的乡村学校;有的教师不仅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引入了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健康成长;还有的教师通过创办书屋、举办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的精神世界点亮了一盏明灯……随着越来越多乡村孩子从中获益,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得以薪火相传。

乡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更在于推动乡村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通过教育,乡村孩子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乡村社会能够打破世代贫困的困境、创造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乡村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这一切,都离不开乡村教师群体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新师说》一书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乡村教师们最真实的生活和工作情态,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坚定与执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并诠释了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和未来。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于乡村教育发展的深思: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如何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如何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去?这些问题值得社会大众共同关注、勠力求索。

                                                                                                                                                                            (本文作者单位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Read Previous

坐上成长的小船,去往更宽广的地方

Read Next

《骠骑突击:匈牙利互联互通战略》中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