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融通文学绘画 五步畅联古今美学

文|孙华彦

一诗一画,一草一木,一鸟一禽。用不同的语言品读文学经典,换异样的视角描绘生灵画卷。“绘经典”系列《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唐诗百花绘》是湖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国内首创《诗经》草木、《楚辞》飞鸟、唐诗百花的水彩手绘技法书。斑斓的色彩、灵动的笔触、凝练的诗句和精辟的注解让我们在图画里寻找生灵的记忆,在诗文里邂逅情感的共鸣。

悦然于目、粲然动心、欣然在手,三本书的封面或以棉布封脊,或以凹版压痕,或白底线描,多种工艺的变化,无不呈现出设计对这套古典文学画卷的匠心独运,宛如一幅幅精美的风景,为我们展开了一系列古典文学的唯美画卷。一本是“蒹葭苍苍”的草木,明暗相错,如风摇树影;一本是“腾群鹤于瑶光”的绿孔雀,傲然行于红色南天竹中,灵动耀眼,点画细腻;一本如百花谱,花团锦簇,五彩斑斓,意境热烈绚丽。三部硬质书壳插架观览,色彩物象不一,又彼此呼应,自成一格。其内里,则是诗画相间,文图交映。从装帧到内页,诗、辞、画、书浑然为一,令人如嗅木香、如闻鸟鸣、如见花开,宛如入深林山涧、花园野原,体验不一样的艺术之旅。

融创古今,勾连古典文学与现代美术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需求,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唐诗百花绘》这三部图书,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标其远,至唐诗而承其大,声势磅礴,气象万千。三部书分别选择古典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象——草木、飞鸟、百花——进行了跨界艺术的再创作,使用具有灵动性的水彩手绘了百余幅作品,提炼敦煌壁画的原色,兼用国画的韵味和意境,激活了生命和色彩,激活了经典的骨肉。

教程入微,浸润高雅艺术于初学大众

三部书分成“器”“解”“法”“绘”“用”“谱”等几个部分,对水彩手绘的流程进行了全方位解读,细致入微,环环相扣。“器”是对画纸、颜料、画笔、其他工具的讲解,包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意。比如单纸张,要注意质地、厚薄、纹理,根据所画内容进行选择;颜料中,进行了三种实验,说明了固体、膏状、液体颜料、透明、不透明颜料、学院级、艺术家级颜料的区别;画笔,除了不同水彩笔,还可加入羊毫、狼毫毛笔,各类彩色铅笔。“解”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对所绘物象进行深度“解剖”,既融入中国古人画鸟的方法,又配以详细的图例,在《飞鸟绘》中为:鸟形不离卵、鸟的骨骼图、鸟体外形图、鸟的头部特征、各种各样的羽毛,为初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法”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五步法”,但在描绘不同物象时又各有不同。在《草木绘》中为“点名、出蒂、行叶、连枝、状物”,《飞鸟绘》中为“起、铺、塑、提、完”,《百花绘》中为“画花头、正叶、反叶、叶脉、花蕊”。“绘”的部分,结合“五步法”,详细展示了各物象的画法步骤,三部书各有特点又融合为一。《草木绘》中分草、木、药、谷、菜、花、果七个类别,分步详细展示了几十余种草木的画法,并分别指出了其在《诗经》中的出处及含意。其绘法与中国画的没骨画相似,又兼顾西方写生技法中的科学观察与色彩理论,用色点染的五步法中,每一步都会呈现调色盘的调色状态,以显示所用颜料的名称与调和效果,还用“一介良方”的形式将描绘该物象的最好技法提示给初学者,诸如勾边法、白线法、散花笔、湿画法、层染法、视觉反衬法等。《飞鸟绘》之五步,从起稿开始,继以铺色、塑造、提高光、配景完稿,用何画笔、如何调色,有条不紊。《百花绘》之五步,以花头为主体,叶片为陪衬,纸条相串联,层次分明。除文字、绘图指导外,书中还贴心地设置了二维码,扫码之后即可免费观看十余部绘画教学视频,免费下载各类花卉线稿素材,还有云端绘画空间,可以在线分享各自的绘画作品,交流学习心得。图书将传统纸媒出版与新媒体出版进行了深度融合,为初学者提供多维度的指导。

拓展多样,启发周边开发与画谱创作。书中除了“器”“解”“法”“绘”等技法指导之外,还独具一格地增加了“用”与“谱”两个部分。学以致用,初学者学会了五步法手绘草木、飞鸟、百花,可以尝试进行综合运用。可以将草木画入书签,可以制作信笺、诗笺、花笺,之后可以挑战进行画扇、制作花绢。书中对诸如此类的周边开发也进行了拓展说明,从材料的选择、工具的准备、色彩的调和、画面的构图到手工的制作,巨细无遗。《唐诗百花绘》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书分前卷、后卷,从前往后翻阅是“水彩花卉手绘技法”,从后往前翻阅则是“水彩手绘百花谱”。“谱”中集中展示了百余幅精美的画作,借鉴传统绘画中的花卉构图,以敦煌壁画的色彩与西方水彩相照应,美轮美奂,在为百花造像的同时,融入唐诗的古韵,让中国的文化跃然纸上,可谓赏心悦目的艺术画谱。而通观三部书,除“谱”之外,在“绘”的部分,其实都有精美的画作呈现在读者眼前,如《飞鸟绘》中的鸿雁篇,技法指导之后的画面上两只鸿雁离开脚下的芦苇地,振翅双飞,天空一轮淡月,光漫湿地,好不苍凉,描摹出了《离骚》中“鸿鹄代游”“雁雍雍而南游兮”的意境。《草木绘》中让人目不暇接的各色草木,姿态万千,绘出的不仅是静景,更是一幅幅灵动清丽的图画,诸如荠菜的野性,柏树的肃穆,芍药的端庄,蒹葭的亲切,造型饱满苍劲,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海外出版,助力中华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2017年《诗经草木绘》入围第二届法兰克福全球插画奖,《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已对外输出版权,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2024年《唐诗百花绘》出版,在对外传播和推广上也令人期待。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重读经典、创新呈现,《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唐诗百花绘》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美呈现?让世界了解中国,从经典的中国开始;让世界认识中国,以唯美的方式。在这一点上,《诗经草木绘》《楚辞飞鸟绘》《唐诗百花绘》系列无疑树立了典范。

                                                                                                                                                                            (本文作者单位为湖北美术出版社)

Read Previous

一家粤西县级图书馆的社会化运营实践

Read Next

坐上成长的小船,去往更宽广的地方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