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之人,他用30年活了下来,建立起300年基业

传奇之人,他用30年活了下来,建立起300年基业

这个人就是德川家康,他被称为日本历史上的“千年人物”。

他结束了日本战国时期的割据战乱,统一全国,建立了江户幕府,为日本带来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和平与繁荣,这段时期被称为“德川时代”。

如今,他的故事还仍在被讨论、改编与演绎。

今年大热的美剧《幕府将军》,就是一部德川家康发家史。

近期在日本上映的电影《如果德川家康成为总理大臣》,讲述的是用AI复活历史上的伟人,使他们组成最强内阁,解决危机的故事。

以德川家康为原型的剧集,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进入大众视野。不论时间如何冲刷,经典的故事总是好看的,德川家康的智慧也从未过时。

了解德川家康这位传奇之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故事讲起。

第一个故事,传闻有人抓了一只杜鹃,请来日本战国三雄比试,谁才能使这只鸟儿叫?

织田信长说:“鸟不鸣,杀之。”

丰臣秀吉说:“鸟不鸣,诱之。”

而德川家康说:“鸟不鸣,待之。”

第二个故事,那年名满天下的兵家雪斋禅师,要试一试八岁德川家康的资质。

禅师用《论语》中子贡问孔子的问题考他:食、兵、信,这三个东西,若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可先去掉哪一个?

德川家康回复:去掉兵。

禅师有些吃惊,乱世之人,随时随地都当作乱世之思,这个家破人亡的小孩,想的跟孔子一样!

他又问:食与信,若不得已要再去掉一个,应该去掉哪一个呢?

禅师引导着家康:若是人与人之间有了足够的信任,天下便自然太平。

然而德川家康却不这么想,他说:不吃饭人都死了,何来天下太平?

雪斋禅师惊得说不出话来。

德川家康一生的底层逻辑:延长在场时间,等待最佳时机。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最后的赢家往往不是那个最天资聪慧、出类拔萃的人,而是那个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的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龟兔赛跑,乌龟就是靠着不间断的微小前进达到了目标。

作家柏杨在为《德川家康》所写的序《无情的谋略、无比的忍耐》中写到:“等待”是一个奥秘——卑屈的懦夫用它遮羞,坚强的巨人把它作为跳板。日本战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包括丰臣秀吉在内,也只有德川家康深深领悟到这个奥秘。

等待不是懦弱,更不是屈服。等待的背后,是对时局的准确把握、对未来的有效预判、对各方势力的评估。在时局不利时,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个人总是难以对抗时代的,此时出击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德川家康谨慎周全,深谙“等待”的奥秘,正如他所说:“命运便是时刻准备着,不断前进,不断忍耐,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传奇之书,波澜壮阔,每一页翻动,都是权谋与人性的回响

写德川家康的书不少,其中最为经典,最为重磅的便是山冈庄八所写的这套《德川家康》。

  • 在日本
《德川家康》最初从1950年起在地方小报《北海道新闻》上连载。没想到人气越来越高,甚至引发了全民阅读狂潮。毫不夸张地说,60年代第一热搜词,非“德川家康”莫属。后来,连载故事集结成书出版,大获好评。

“一千万册销量纪念会”在东京帝国饭店举办,由时任首相佐藤荣作主持,美国驻日大使赖世和前来捧场,还盛邀作家川端康成、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等近千位名流站台。人世间的书,还有谁有这等荣耀?

《德川家康》能成为国民现象级,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追剧一般的阅读快感以外,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关联。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人人心如死灰,看不见未来。而德川家康的故事,讲的正是如何在大环境不利,出身起点不高的情况下,获得顽强心智,逆风翻盘的故事。他6岁成为人质,8岁成为孤儿,21岁与曾经的敌人结成同盟,31岁战场惨败……..几起几落,与忍耐、奋斗与生死交锋,最终在75岁时成为统一天下的霸主。可以说,德川家康的传奇人生给当时的人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怪不得,日本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评论道:媒体花了十年时间,用了3.5万吨纸给民众打气,还不如一部故事提振士气。他上台后,严格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山冈庄八所写的这部《德川家康》。

这套书的影响力不仅仅停留在日本,而是发展到了整个东亚。

  • 在韩国
《德川家康》在日本大卖特卖,消息迅速传到了韩国,韩国的上层,例如金字塔尖的朴正熙,很快便拿到了这套书,不但自己熟读,还推荐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朴槿惠最初就是在家里偷偷读到这套书的。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朴槿惠被捕,在狱中读的也是《德川家康》。也许人世间寻不到的艰心力量,都藏在这套书的字里行间里。

  • 终于来到中国
《德川家康》简体中文版在千禧年后进入市场,新京报评论说《德川家康》“突然大刀阔斧进入市场,而最早热起来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江浙。联系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德川家康时期非常相近,不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代,而是进入瓶颈期,也正是德川家康的忍耐发挥作用的时候。”

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有一段话说得很具体:“讲个我挺欣赏的人,日本的德川家康。在华为公司,你恐怕也不会一帆风顺,很多时候会面对困难的事情,但是仍然得面对它、处理它、解决它、放下它。每当我出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德川家康会怎么处理。大家刚进入职场,会面对一个起伏的职场世界、职场环境,你要有你的坚韧性,同时你要积极地处理问题。”

活下去,不死,是所有大业的地基

人们都说一个人能看到多大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中,相似的故事总是反复发生。在《德川家康》这套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那个来自荒芜之地的“三河野种”如何活到最后,还能看到身处低迷周期里人们如何获得力量与启发:学习德川家康带领团队“度过寒冬”,应对危局之道,从危局中成长,并崛起。

《德川家康》的秘密,不仅在于攻占杀伐。

淌过这个故事,人生从此变得高远辽阔。

人生如负重致远,不可疾至。

Read Previous

“爱阅之夜”闪耀橘洲 | 第三届岳麓书会在湖南长沙拉开序幕

Read Next

雪漠获奖作品《沙漠的女儿》:一部关于生存意志的小说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