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丛书特别签售活动圆满举办

今天,在上海书展圆满落幕之日,备受瞩目的“中国故事”丛书特别签售活动在第二活动区顺利举办。这场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日语学习者、文化爱好者,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慕名前来参加。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十周年,为了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大学日语专业教育在进行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时,也要注重树立文化自信,彰显特色,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因此,我们要开展有内容、有内涵的大学日语教育,用技术赋能当今的日语教育,用新的形式融合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外文化传播能力,让学生胸怀天下,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和《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多次提到了“中华文化”,且提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指导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上述背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都急需相关的教学资料,来帮助教师用日语教授中华文化。然而目前此类教学资源较少,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鉴于此,上海市各大高校日语系专家及中学日语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编委会,在与高校及中学的日语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把握日语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故事”中日双语读物。

“中国故事”丛书围绕汉字、老子、成语故事、春节、新丝路、新能源技术、中国基建、探月工程、数字经济及教育数字化等十大主题展开,内容涵盖古今,既包括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当代中国发展的瞩目成就。在介绍文化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华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帮助青少年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在跨文化交流中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在本次活动中,丛书的总主编、著名学者谭晶华教授、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关键语种教研员郭侃亮及其他编写团队专家亲临现场,与读者分享了图书背后的创作故事,并现场进行了签售。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交流互动环节,作者与读者展开深入讨论,分享了彼此对中华文化和日语学习的见解。不少读者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使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在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日汉对照.赠音频)》系列

谭晶华 主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丛书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丛书抓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亮点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就,精选十大主题,包括春节、汉字、新能源技术、数字经济等,涵盖古今。每册由四章构成,围绕主题展开多维度的介绍。每一章均通过听力练习、正文阅读、思考题和补充知识等板块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本丛书获“上海市关键语种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资助。

Read Previous

华理社与《上海学生英文报》强强联合,《英语时文阅读提分训练3+X》新书发布

Read Next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新书上市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