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科普天团”给孩子的“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5种)亮相济南书博会

第32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广西科技出版社阳光秀美举办了“馆长爸爸带你认识101种远古‘神兽’——‘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作者新书分享会”,现场嘉宾包括: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女士,诸城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艳霞女士,中国古动物馆展教部主管、本书作者之一孔明智先生以及来自山东大学附属小学的读者代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马婕女士主持了本次活动。古生物学家、著名科普作家苗德岁专程为本书的分享会录制了视频,他在视频中向读者推荐了“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他说这是一套由中国古动物馆的科普团队依托该馆所珍藏的标本化石以及多年来在第一线给观众们讲解的经验创作而成的,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小朋友入门的古生物绘本,为小读者们生动地呈现了远古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远古动物,让读者能够像小达尔文俱乐部的小朋友一样了解到生命的壮阔,生命演化的伟大力量。

张平作为中国古动物馆的副馆长,更是“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的策划人之一,她说,能够和广西科技出版社阳光秀美共同策划出版“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是一件挑战和突破博物馆人的创举,当馆员和与当作者是完全不同的体验。阳光秀美不仅仅有专业的科普图书编校人员,还有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此次合作,可以让我们把丰富的古生物知识,具象化为图书,展现给小读者,让孩子们在博物馆看完展品,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张艳霞特意从潍坊的诸城恐龙文化中心赶到活动现场,她介绍,目前,诸城已发现并命名的恐龙及其他古生物属种达10余个。“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中提到的巨型诸城暴龙等就在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和诸城中国暴龙馆等场馆中有展示,欢迎大家到诸城看恐龙,希望未来也能有机会把诸城恐龙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张艳霞作为诸城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代表接受了出版方赠书,代表着出版社与各地科普机构合力推动原创科普走向大众。

“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的创作团队都具备古生物专业背景和能力,这套书仅科学知识方面的审读专家就有12位,周忠和院士和徐星院士两位院士推荐,可以说是古生物绘本中的“科普天团”。孔明智作为作家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和现场的50多名小读者分享了5亿年以来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脊椎、下颌及羽毛这些动物身体部位的由来。

马婕说,“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是广西科技出版社阳光秀美公司2024年最重要的原创青少年科普图书,我们将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做好原创科普图书,未来,“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还会延伸更多系列科普图书,例如将出版葛旭副馆长的古人类演化绘本,作为古脊椎动物绘本系列的收官之作;此外,在中国铁路、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都会逐渐培育起品牌图书和实力板块,发挥科技社在科普领域的专业性。

内容简介:

“神奇的古动物馆”系列是中国古动物馆科普团队创作的首套介绍古脊椎动物从古鱼到古人类的演化过程的绘本,共分为5册:介绍古鱼类的《探秘古鱼王国》,介绍古两栖与古海洋爬行类的《畅游水生世界》,介绍恐龙的《追寻中国恐龙》,介绍古鸟和翼龙的《振翅史前天空》以及介绍古哺乳类的《回望新生巨兽》。

《探秘古鱼王国》讲述了脊椎动物的演化开端古鱼。本书包含5亿多年时光中陆续登上生命舞台的海口鱼、邓氏鱼、雀鳝等18种不可思议的古鱼类,这些在演化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古鱼揭示出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脊椎是怎样从无到有出现的,颌的是何时出现的,寒武纪海洋中的霸主是谁等问题。

《畅游水生世界》介绍了古两栖和古海洋爬行动物。包含5亿多年时光中陆续登上生命舞台的鱼石螈、笠头螈、辽蟾等古两栖动物,以及喜马拉雅鱼龙、蛇颈龙、半甲齿龟、霍夫曼沧龙等古海洋爬行动物。这些在演化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古动物见证了脊椎动物演化史的一次次重要革新,并回答了什么是两栖动物,四足动物是何时登上陆地的,恐龙时代的古蛙长什么样,有一种鱼长着四条腿等问题。

《追寻中国恐龙》从大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一路讲到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精选出亿万年时光中陆续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20余种恐龙,带领读者全方位探索中国恐龙的演化过程。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第一龙是在哪里发现的,翼龙其实不是恐龙,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窃蛋龙真的是偷蛋贼吗……读者将通过本书掌握这些答案。

《振翅史前天空》的主题是翼龙和古鸟。本册介绍了宁城热河翼龙、李氏悟空翼龙、达尔文翼龙等8种翼龙和热河鸟、朝阳会鸟、丰宁原羽鸟等8种古鸟。翼龙和恐龙是什么关系?科学家怎样猜测飞翔这种能力的由来?现代的鸟类与原始的鸟类有什么不同……本书将用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绘图回答小读者的诸多关于史前天空霸主的疑惑。

《回望新生巨兽》讲解了古哺乳动物的演化脉络。从大陆漂移的证据水龙兽到在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之后出现哺乳动物兴起,小达尔文探险队遇到了中国尖齿兽、翔兽捕食恐龙的哺乳动物爬兽、凶猛的史前大猫剑齿虎等15种古哺乳动物。始熊猫和今天的大熊猫有什么不同,会滑翔的鼯鼠与远古翔兽之间有关系吗,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是谁……主人公们带领读者近距离与动物交朋友,开启了一段古代哺乳动物的探索之旅。

作者简介:

张平,分册《探秘古鱼王国》文字作者,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博物馆科普教育和古生物科普展览设计及陈列展览培训等工作。主持了多项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的科普项目,多次组织中国古动物馆的野外科学考察,拥有丰富的博物馆科普工作经验。

葛旭,分册《追寻中国恐龙》文字作者,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普作协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博物馆管理以及与地质古生物学相关的科普教育和科普展览设计工作。并组织过多次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的科普项目和大型科普活动。著有《听化石的故事》《证据:90载化石传奇》《科学可以这样学》等。

张正,分册《畅游水生世界》文字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课题组科研助理,主要从事化石清修与化石保护工作。曾担任中国古动物馆小达尔文俱乐部负责人,从事古生物有关的科普教育、活动策划、户外科考研学等工作。著有《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精品集萃》《每天认识一只中国恐龙》等。

顾霞,分册《振翅史前天空》文字作者,科普讲师,主要从事博物馆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策划,长期负责与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北京市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的科普对接工作。负责过北京市科普发展中心的项目,研究方向为博物馆讲解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研究。著有科普图书《每天认识一只中国恐龙》。

孔明智,分册《回望新生巨兽》文字作者,中国古动物馆展教部主管,科普讲师。长期从事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拥有丰富的博物馆科普经验,致力于培养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及博物馆资深志愿者。著有科普图书《我在古动物馆修化石》《每天认识一只中国恐龙》。

Read Previous

《等待大海船》新书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Read Next

《山东正在说》新书发布会暨第二届“好书共享”短视频展演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