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广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的持续一个多月时间的系列活动——“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迎来收官场,于广西南宁漓江书院举办了最后一场对谈:“出版之‘诗’——‘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总结和《泥淖之歌》新书发布会”。著名诗人、评论家刘春、非亚作为活动嘉宾,“大雅”品牌创始人之一、现广西美术出版社社长白竹林,广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唐勇,“大雅”品牌主理人、《泥淖之歌》作者吴小龙,“大雅”资深编辑许晓琰,以及众多诗人、读者、媒体人、编辑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嘉宾们围绕《泥淖之歌》,就“大雅”品牌、“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以及《泥淖之歌》的写作、内容等多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左起:许晓琰、非亚、刘春、吴小龙
唐勇(左)、白竹林(右)
分享会上,主持人许晓琰介绍了“大雅”和“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的基本情况。在回顾创立“大雅”品牌,以及举行“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的过程时,吴小龙十分感慨,他用“幸运”二字来总结:“大雅”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帮助和支持。诗人刘春作为诗歌品牌“诗想者”的创立者,他站在诗歌出版的角度高度称赞“大雅”是一个富有毅力、信仰和情怀的诗歌品牌,认为它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诗人非亚回顾了自己与“大雅”的缘分,十年前他就曾参加“大雅”在南宁举办的第一场活动,转眼十年的时间,“大雅”专注于持续出版一流诗人的著作,已经有了丰厚的积淀,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期待“大雅”未来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泥淖之歌》是一部围绕“大雅”品牌,以细读方式深入众多大诗人名作之诗歌艺术和奥秘的作品,它的写作从2013年至2023年,是对“大雅”品牌十年历程的完整见证。《泥淖之歌》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的引言,主要是结合具体诗歌,从读者对现代诗的误读、现代诗的构成元素等方面,对现代诗的通俗易懂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大雅”出版的故事,讲述“大雅”的策划、历程以及与“大雅”相关的人、事等方面的故事,是针对“大雅”出版品牌的经验分享。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是对“大雅”出版的十一位大诗人名作的细读分析。作者吴小龙介绍了书名“泥淖之歌”的来源:叶芝的《天青石雕》,一首关于死亡、关于永恒性、关于艺术价值的诗。他解释说,在中西传说中,人都是由用泥土捏制而成,它象征着人的有限性和终有一死,“泥淖之歌”所寄寓的意思是,人克服有限性、死亡问题所做的努力,他特别指出,诗歌、哲学、艺术都是人类的泥淖之歌,而“大雅”出版,也是一曲泥淖之歌。
《泥淖之歌》的主体内容是诗歌细读,分享会上,嘉宾们围绕诗歌细读与诗歌写作,诗歌批评与文本、读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互动。非亚指出,诗歌细读是理性的分析,诗歌写作是感性的创作,有时诗歌细读能分析出诗人写作时没有意识到的用意,诗歌细读能够反哺诗人的创作。非亚强调,诗歌评论的目的是确认一首诗的价值,所以挑选诗歌的眼光非常重要。《泥淖之歌》对诗歌的挑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建立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能够帮助诗歌写作的初学者快速理解诗歌、进入诗歌,而《泥淖之歌》中“引言”部分从声音、结构、意象等6个专业角度分析诗歌,则涉及“诗歌的秘密”,能强化读者对诗歌内部的认知。
刘春指出,《泥淖之歌》是一部适合大众和诗歌爱好者阅读的图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诗歌细读之书。诗歌细读会启发读者对一首诗歌的理解,比如《泥淖之歌》中对《思想之狐》的解读,称休斯笔下狐狸的出现和行踪实际上隐喻一首诗的诞生形成,这一点是他在阅读诗时没有意识到的。他还提出,在解读洛威尔《臭鼬时刻》时,剖析洛威尔诗歌观念的转变,这一点对中国诗歌界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新诗如何从保守的写作中挣脱,寻求一种新式写法,可以参考洛威尔以及自白派过去做的努力和突破;但写作诗歌评论有一定难度,有时候细读可能会落入强制阐释的漩涡,所以在阐释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非亚补充说,《泥淖之歌》对诗歌的分析都是围绕具体的文本,有具体所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对诗歌分析的精细程度。吴小龙表示,他在《泥淖之歌》中所做的重要努力,就是把文学当作文学,回归文学性、艺术性,回归诗歌之为诗歌的“本体”,力求摆脱蹈空的理论,剥离累赘的考据,希望读者借此能够理解诗歌本身的奥秘,进入读诗的快乐。
本次活动,白竹林作为“大雅”的创始人之一,也作为参与者和亲历者,在活动现场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杂家和专家的问题,她就《泥淖之歌》的出版表示,编辑只做一个杂家是不够的,只有努力成长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才能在图书选题的开发以及个人专长的领域挖掘得更深;二是外在支持和内在坚持的关系,她认为,对于做成一个品牌而言,二者缺一不可,既需要很多人、很多机构的支持,又需要个人的坚持——对自己信仰、观念的坚守,而支持终归需要回归坚持,这是出版的力量之源。
“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从2024年5月25日开始,到7月6日收官,分别在北京、上海、南宁等城市,以线上和线下同步,多平台直播、转播的方式,连续举办了六场分享会,邀请了国内众多著名诗人、译者共同参与。本场活动的顺利举办,为“大雅十年”诗歌活动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大雅”的脚步并未停止,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继续努力为读者们献上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