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新书推介会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马驰,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总编辑李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主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主编石振怀,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史燕明,以及传承人、作者代表出席了推介会。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总编辑李尚讲道:2012年以来,我们与北京市文联、北京民协密切合作,组织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目前已出版中文版图书《丫髻山庙会》《西北旺少林五虎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王其和太极拳》《和香技艺》等90余种,英文版图书29种,电子书5种,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北京市文联、北京民协紧密合作,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主编石振怀介绍了非遗丛书的出版价值和意义。他指出,非遗丛书目前已成为记录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一项系统工程。编写这套非遗丛书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反映了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参与。二是丛书具有宣传普及非遗文化的作用。三是丛书装帧精美,不仅具有可读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套丛书今后必将在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工作,将非遗丛书继续编写下去,为北京市非遗资料库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加推介会的传承人和作者代表在现场与读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负责调研、采访和书稿修订工作的汪亭存介绍了《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书稿撰写过程及资料搜集、采访、拍摄情况,传承人赵义强现场展演了摇橹号、出仓号和拉纤号;《丫髻山庙会》作者徐玲介绍了丫髻山庙会的独特魅力以及成书过程,同时展示了丫髻山文创作品;《王其和太极拳》作者杜军明介绍了太极拳的历史及要义,并与其学生一同带领现场嘉宾、读者体会了太极拳动作要领;《西北旺少林五虎棍》作者李俊玲以“写书也是学习”为题,讲述了书籍撰写的心路历程和感悟。最后,《和香技艺》传承人孙亮介绍了和香技艺,并展示了和香产品。推介会在一场场交流与分享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