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2024年6月19日下午,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指导,成都博物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承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新书推介会暨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四川展区顺利举行,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活动。
一年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博物馆高规格大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盛大开启。展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40万人次,线上观众近亿人次,社会各界予以高度评价,斩获2023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十大事件”,被国家文物局评价为“2023年全国最好的展览之一”,更成为向世界展现恒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绝佳窗口。
为进一步挖掘诠释展览内涵,总结和延续文化成果,回应广大公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成都博物馆组织20余名专业人士精心策划,并邀请多位考古、历史领域专家学者对专业内容予以把关,共同编写了同名图书《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全书汇集了与汉字文化发展脉络紧密关联的225件重要文物、文献和传世书法珍品,创新性地以“源”“远”“流”“长”构建叙事脉络,分为释读萃图成字之“源”、文以载道之“远”、福泽广布之“流”、文脉绵延之“长”四个章节,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在讲述汉字的演变历程中,诠释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识”这一核心概念,阐发了汉字促进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维系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的重要作用,展示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风采。本书生动记述了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堪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各大文明美美与共、互融共生的最佳传播载体。
新书推介会暨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李守奎,列宁格勒出版集团代表王坤,明洲凯琳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杉,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雷华主持。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王华光首先致辞,他对公司的战略定位、经营目标、版权输出战略及旗下巴蜀书社的出版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详细介绍了本书的出版过程及价值内涵,向本书编写团队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并对本书的版权输出规划作了说明。他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出版更多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对“汉字中国”特展和本书编写的情况、内涵、价值意义作了总体的介绍,就本书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向各国人民持续讲述汉字与中华文明的故事,沟通中外文明、加深友谊表达了期望,体现了新时代文博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
专家代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李守奎热情洋溢地分享了对本书的阅读体会,对内容、装帧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本书的出版价值,表达了通过本书的走出去,促进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热切期待。
随后,巴蜀书社与列宁格勒出版集团、明洲凯琳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举行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场的领导、嘉宾受邀上台见证并合影留念。
作为成都博物馆与中华书局、巴蜀书社通力合作,奉献给社会的一件文化精品,《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努力做到文物价值挖掘深入浅出,文物利用别开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随着版权的输出,期待本书能够进一步激发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兴趣和热爱,中外互鉴,美美与共,进一步筑牢连接中外的友谊之桥,为全人类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华文明的智慧与力量。
以本次版权输出签约为契机,我们将继续承担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重任,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在交流中共生,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