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爱思唯尔董事长:GAI对出版商有利

有效降低算力成本,将是未来出版业在人工智能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记者|李静

近年来,加速涌现的新技术与出版行业的纵深融合是出版从业者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创作生产到呈现传播,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渗透出版的全过程。全球知名信息分析公司励讯集团不仅拥有1.1万名技术人员,年均技术投资1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8亿元),是“英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励讯集团旗下科技与医学(STM)板块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拥有《柳叶刀》《细胞》等著名科技医学期刊。

2月21日,现任爱思唯尔董事长、美国出版商协会主席、爱思唯尔母公司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池永硕荣获2024年伦敦书展终身成就奖(London Book Fai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这一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图书界取得真正突出成就”的人士。

爱思唯尔董事长,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池永硕

作为一名典型的“工作狂”,池永硕每天只睡4个小时,疫情前每年飞行180次以上;热爱公益慈善事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致力于提升励讯集团文化包容性和多样性。20世纪90年代初,池永硕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曾亲手策划编辑出版中国前国家领导人著作,每年访问中国至少3次,热爱中式菜肴并结交了一大批中国各界朋友。

而在获奖前约一个月,爱思唯尔刚刚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工具Scopus AI,用于科研检索发现,提升科研人员的检索效率,从而为跨学科学术研究增效提速。

值此之际,池永硕接受《出版人》杂志专访,结合全球出版行业局势与个人30余年从业经历,分别从爱思唯尔的数字化经验、出版行业在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新技术与版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享。同时,他也展望未来,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业进行了大胆预测,力图在出版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始深度赋能出版各环节的当下,为中国出版业提供灵感与启发。

 

要具备从危机中发现机遇的能力

《出版人》:不久前,您获得了2024年伦敦书展终身成就奖。您认为,在您过去30年所做出的所有成就中,您最自豪的是什么?对推动出版行业向前发展作用最大的是什么?

池永硕:我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是我们在出版界结交的朋友。与此同时,我们也和同行建立了密切的交际网络,包含作者、编辑、出版人,还有批发商、零售商、图书馆和技术合作伙伴,我因此得以保持着与不同地区和供应链之间的密切联系。

《出版人》:作为行业领先的学术出版商,您认为爱思唯尔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在数字化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

池永硕:我认为是100多年来爱思唯尔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声誉。我们很早就采用了从数字化到数据分析的一系列新技术。有些公司倚重内容,有些公司依赖技术,但爱思唯尔两者兼备,这是我们几十年来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而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我们有幸拥有数千名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

《出版人》:您认为出版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池永硕:出版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不能“与时俱进”,不被新的威胁和挑战冲垮。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机遇。所以,出版业需要在继续维系行业独特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守住“世界上值得信赖的内容供应商”的地位,需要深耕教育、专业或者娱乐化内容,并且在形式、方法和流程上不断创新,在保障原有优势的同时不断向前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属于用词不当

《出版人》:出版行业常常难以赶上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励讯集团和爱思唯尔的领导者,您如何看待当前数字化和新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在近年来AI迅速发展的行业趋势中,您认为技术是否动摇了内容核心的根基?新技术和传统出版的内容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池永硕:首先要指出的是,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这个词用词不当。实际上这项技术并没有生成任何新内容,而是以智能方式重构现有内容,重新生成(呈现)基础内容。在最初的炒作之后,我们意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好坏取决于它所摄取的内容本身。因此为了让它发挥最佳的作用,我们输入的内容必须是高质量的,而高质量的内容正是出版人所生产的。所以,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我们出版商是有利的,因为我们具有独特的优势地位向AI工具提供可靠的、质量上乘的基础内容。

《出版人》:去年,爱思唯尔发布了Scopus AI,使研究人员和学者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跨学科学术研究。这个项目开发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这是目前爱思唯尔的重点开发领域吗?对爱思唯尔来说,这个项目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池永硕:Scopus AI 的推出是爱思唯尔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我们很幸运既拥有全文内容,也拥有关键数据。我们掌握所有这些精选的数据集,因此我们努力将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这些数据集中。研发这些新工具背后的初衷是开发一款为科学界量身定制的、值得信赖的智能化工具。我们相信,可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对我们所服务的群体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优势,如值得信赖的Scopus内容、先进的技术以及与学术界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打造这样一个产品。事实上,Scopus的许多用户,如科研人员、学生和图书馆员,一直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反馈建议。

《出版人》:您十分热衷在出版行业投入新技术。那么目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将会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版权保护和版权管理?出版机构又应该如何积极利用这些技术做好版权保护?

池永硕: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必须正确考量来自政策方面的影响。作为出版商,我们有捍卫自己创造价值的权利,而现行的版权法已经有了保护措施和机制来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继续努力,确保人们意识到,在人工智能甚至未来更多的新技术领域,现行的版权法能够被始终严格执行。

《出版人》:对于AI未来的发展,您如何预测?在更长远的未来,您认为出版业和AI的关系会是怎样的?出版人是否真的会被AI所替代?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些担忧的?

池永硕:如果我们能够拥抱、正确面对和利用人工智能,它会让出版人的工作更加出色。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将其视为盟友而非敌人,因为人工智能将大大延长内容的寿命。起初,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将其视为一种威胁,但随着我们对它了解得越多、实践得越多,就越觉得人工智能其实对我们有好处。因此,我认为和它做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若要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核心问题——算力成本。尽管近年来计算能力和存储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但算力成本仍然是制约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算法会持续得到优化和改进,使得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然而,随着算法复杂性的增加和数据处理需求的提升,对算力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这种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瓶颈,限制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即便算法不断优化,高昂的算力成本仍是限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保证算法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算力成本,将是未来出版业在人工智能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Read Previous

以节气为引,提升文化魅力和普遍价值——评《郭文斌说二十四节气》

Read Next

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初赛竞争激烈:产学研用齐上阵,农工融合大比拼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