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5月21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副总编辑胡军、颜慧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十余家“名刊名社拓展计划”中的刊社相关负责人受邀与会。会议由作家出版社董事长、社长鲍坚主持。

作家出版社董事长、社长鲍坚

作家出版社董事长、社长鲍坚表示,中国作协非常重视名刊名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转达了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的意见:名刊名社拓展计划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有效推进实施,征集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平台,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希望各名刊名社进一步扩大选题范围,继续扎实抓好作品质量,期待名刊名社多出成品,每一个刊社都有成果。

鲍坚介绍,“名刊名社拓展计划”自去年初设立以来,不仅为相关出版刊物提供了重要的发表和出版渠道,也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提供了征集优秀作品的平台,在增强出版作品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实施以来受到了许多文学期刊和文艺类出版社的关注,如今已有31家刊社加盟计划。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单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主动征集、认真审改、积极推荐相关作品,作家出版社在推进名刊名社工作配合协作方面也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这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就是交流并解决一些问题,加强“名刊名社拓展计划”相关各单位之间的协作。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

会议首先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介绍“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开展以来的基本工作情况。“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自2022年8月初启动以来,截至2024年5月20日,先后共计32部作品被纳入计划并重点推进。“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先后有31家刊社正式加入计划项目中,合作刊社积极申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选题,名刊名社推荐作品中纳入计划并重点推进的作品共计11部,约占重点推进作品总数的35%,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从改稿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为当今时代的长篇小说创作提高质量和艺术品质树立了艺术标杆。同时也总结了在改稿中发现的,如对生活了解及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创作角度对“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内涵进行拆分和解读,提出了从如何理解“新”、如何突破狭义的“山乡”、如何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的初心三方面意见来助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针对“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审读过程中的问题与情况为接下来的作品创作提出了建议,提出要走出过于强调真实反映生活的误区,加强文学作品的艺术创造,强调现实主义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必要性,塑造独特、鲜活的人物形象。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晓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晓舟介绍了社内“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的启动背景,强调了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作家陈集益深入生活创作的经验。同时强调了改稿会对作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并提出了提高相关文学作品创作质量的建议。

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室副主任齐红霞

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室副主任齐红霞分享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创作计划”相关题材图书的出版经验,介绍了作家老藤创作《草木志》的过程,强调了专家改稿会在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该书出版后的宣传推广经验。

《钟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李祥

《钟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李祥介绍了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感受,认为专家改稿会的形式将一些基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在发表之前得以解决,为审稿编稿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完善编辑机制、加强编辑与作者交流的建议。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徐则臣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徐则臣分享了《人民文学》杂志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部分作品及对于作品内容的感受,结合写作经验分享对这批作品的评价,就其中存在篇幅过长、细节繁杂等普遍问题,提出了删减篇幅、丰富人物形象等建议,希望创作者打开思路,对“新时代山乡巨变”题材创作拥有更佳开阔的创作视野。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提出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目前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作品缺乏个性、缺乏文学性、矛盾性不足、简单理解时代性等。他建议改进初选机制、扩大作品门类,并呼吁加强培养年轻作家。他认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需要更加丰富和独特,才能使计划可持续发展。

安徽文艺出版社总编办主任韩露

安徽文艺出版社总编办主任韩露从出版社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作品质量的建议,包括加强培养作家、精细编辑打磨作品、策划准确定位等。她还强调要加强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以及强化宣传推广,提升作品市场及社会认可度。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波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波介绍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情况,包括作者李伯勇的创作情况。同时,他分享了出版社其他相关题材作品的储备情况,并表达了希望积极学习其他出版社相关经验的期望。

《当代》杂志社主编徐晨亮

《当代》杂志社主编徐晨亮主要从杂志社的角度,提出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发表和出版过程中的几点操作建议,包括前移工作流程、加强宣传推广、完善改稿机制、突出编辑作用等。他认为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吸纳更多年轻作家的加入。

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谭菁菁

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谭菁菁介绍了湖南文艺出版社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情况,包括杂志社的专栏设置、出版社的产品线布局等。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发动更多更广泛的作家参与、提供专项扶持、深入宣传推广等。

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郝建国

花山文艺出版社社长郝建国分享了花山文艺出版社参与计划的情况。他提出需要加强编辑培训,使更多编辑参与和学习专家改稿会的宝贵思路和方法,希望作家出版社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创作上能够积极带动地方出版社的作品质量共同提升。

《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陈亚军

《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陈亚军介绍了《民族文学》参与计划的情况,并提出了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思考。她认为作品需要聚焦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关系、人性的复杂样态,体现社会实践的辩证思维等。

《十月》杂志社执行主编季亚娅

《十月》杂志社执行主编季亚娅表示,《十月》杂志社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深度和全面性仍需要加强。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积极拓展“山乡巨变”内涵的解读、丰富作品形式、增强作品可读性、建立出版社之间信息沟通机制等。

太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戴笑诺

太白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戴笑诺介绍了太白文艺出版社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情况,特别谈到了太白文艺出版社推荐的青年作家宋丹丹的作品《太阳地》。她提出了年轻作家需要更多支持,出版社需要加强宣传推广,以及希望加强合作交流等建议。

《啄木鸟》杂志社主编杨桂峰

《啄木鸟》杂志社主编杨桂峰介绍了《啄木鸟》杂志社推荐的作品《大国村治》,并分享了编辑培训、宣传推广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学习其他单位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对于相关选题的策划和编辑能力。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

会议最后,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张亚丽强调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要性,回顾了“名刊名社拓展计划”的进展和成效。她指出目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进过程中存在各刊社之间交流不足、作品创新性有待提高以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张亚丽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刊社合作、提升作品质量、发挥基层作家作用、丰富内容、加强专家改稿、加大宣传力度。最后,她呼吁各刊社共同努力,“名刊名社拓展计划”继续创新机制,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于2021年12月在中国作协十代会上首次提出,其目的是培育一批有朝气、有潜质、有创新精神的文学新人,召唤那些身在山乡基层、饱含创作激情的新生力量,以山乡人写山乡巨变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为增强创作计划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2023年2月特别邀请国内部分文艺期刊和出版机构共同参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并制定了“名刊拓展计划”和“名社拓展计划”,是为联合申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选题,并针对完稿作品组织专家评审、采取专家交叉审读与社内全面审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落实评审工作,做到以品质优先,遴选出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目前,该计划已有《白洋淀上》《雪山大地》《莫道君行早》《热雪》《芬芳》《花灯调》《霍林河的女人》《草木志》《金翅鱼之歌》《苹果红了》等10部作品出版,已出版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雪山大地》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芬芳》入选2023年中国好书。新的一批作品《天下良田》《春暖燕归来》《翠山情》《极顶》《洞庭人家》等已进行过改稿研讨,即将出版。

Read Previous

在阅读的春天,第二届江苏高校凤凰读书节将如约而至

Read Next

历史文化散文集《北京的历史细节》出版,祝勇陆波侯磊畅谈他们眼中的北京城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