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由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出版研究院承办的“童年就在童谣里—童谣的创作与阅读”专题活动在广州圆满举办。
湖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汤素兰,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菱儿,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胡志远,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园长苏书巧,广州市荔湾区桃源幼儿园、西关幼儿园园长李宏,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北京市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童年就在童谣里》编著者李一慢,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副主任黄小春和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刘玉一等参加。
专题活动与会嘉宾以及童谣小演员合影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奴哭爱食油锥……”来自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天怡艺术中心的小朋友带来的潮汕童谣表演唱《月光月疏朵》《天顶一粒星》《挨呀挨》《潮州风景好风流》为专题活动拉开了序幕。孩子们稚嫩的童声、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潮汕童谣表演唱
刘玉一在致辞中表示,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代表形式,是每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陪伴他们成长的文学样式。为让更多孩子“读好童谣,会读童谣”,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联合李一慢老师策划出版了极富童心、童真、童趣的童谣集《童年就在童谣里》。这本书以国家指导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大领域精选了121首童谣作品。这些童谣主题明确,由浅入深。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童谣、学童谣,可以用图书配套音频去听童谣、诵童谣,从而逐渐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获得全方位发展。童趣公司将与全国多所图书馆共同发起“童声寻谣”活动,让童谣在儿童的发展、幼儿园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 刘玉一
汤素兰老师在发言中指出,优秀的传统童谣能使3~6岁儿童感受到语言本身带来的愉悦,也能使他们获得个性的发展,为将来的社会化作好铺垫。汤教授现场用长沙方言,为大家诵读了流传多年的著名童谣《月亮粑粑》。“优秀的传统童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超越时空流传的东西。”汤教授充分肯定了童谣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湖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汤素兰
苏书巧园长指出,老师们在童谣教学中面临优质童谣较少、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这本《童年就在童谣里》汇集了大量优秀的、可以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一线的童谣作品:语言童谣朗朗上口,适合吟唱;游戏童谣玩法简单,可个人展示也可集体互动;科学童谣图画极具细节,利于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艺术童谣插画风格多样,易于让孩子感受美、发现美。
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园长 苏书巧
李宏园长也结合近年的童谣教学实践,分享了多个幼儿诵读、表演、吟唱西关童谣的案例。李园长指出,童谣是从“语言-方言”出发的一种综合艺术,带有独特地方生活气息的方言童谣,幼儿更易学习和掌握,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自信。
广州市荔湾区桃源幼儿园、西关幼儿园园长 李宏
那么好的童谣具备哪些特质?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做好选择呢?张菱儿老师以《童年就在童谣里》里的多首童谣为例,指出优秀的童谣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生命力——上口、悦耳、易记;二是具有声音美、节奏美、韵律美的母语之美;三是极具童真、童趣和美趣;四是能够给孩子带来教育的启蒙。张老师还鼓励孩子们放飞想象,自己创作童谣,在创作中收获思维、语言和品格的多维成长。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菱儿
结合多年学前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胡志远老师指出,童谣在幼儿教育中具备多重价值:在语言教育发展方面,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在科学认知发展方面,帮助孩子了解动植物、数字和天文地理等知识;在健康教育方面,教会孩子认知自我、保护自我;在社会发展教育方面,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有方法地进行互动交流。胡老师还带领台下的观众用手指玩起了有趣的童谣游戏,让观众们直观地领略童谣的独特魅力。
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胡志远
李一慢老师则以书中大量具有语言美、韵律美、画面美的童谣作品为例,从“共读童谣”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要读童谣”。童谣作为母语的最初样式,具备其他文学体裁少有的想象力、互动性和韵律感,是孩子母语学习的最好教材,也是培养儿童文学共情力的最佳语料。“大人读童谣、孩子听童谣”的形式,能很好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童谣的种类还十分丰富,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的童谣能帮助孩子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各类游戏童谣、绕口令童谣,配合充满童趣的插图,能有效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助力艺术审美启蒙。
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北京市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 李一慢
最后,刘玉一总编辑和黄小春主任向新教育童书馆、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广州市荔湾区桃源幼儿园现场捐赠了《童年就在童谣里》和《图画书的讲读方法学前段》作为六一礼物。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刘玉一和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副主任黄小春现场捐赠
“童声童语读童谣,童真童趣绽童心”。好的童谣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科学素养、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童年就在童谣里》通过读童谣、听童谣、玩童谣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童谣中获得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的口耳相传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即日起,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童声寻谣”活动将正式开启,希望各地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机构和学校、幼儿园都能够加入我们,引领儿童聆听、学唱、收集各地童谣,传播方言童谣,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