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新书发布会暨李约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彭玻,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谢清风,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新民,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70余位科学界、教育界和出版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历经十载寒暑策划、编辑,并于近期出版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作为国内学术出版单位首次获得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完整图片授权的重要著作。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晓和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约翰·莫弗特共同担任作者。
抗战后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受英国文化委员会派遣来华调查和援助科技教育事业。本书首次全面整理了李约瑟留下的约1000张珍贵照片,配合翔实的日记和报告,系统呈现了战时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是中国抗战史、现代科学技术史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成果。对科学家攻坚克难和爱国奉献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同时,对于促进中西方科技与文化交流,促进实现世界文明的“美美与共”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彭玻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并要求湖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湖南出版、中南传媒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为己任。《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的出版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学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将鼓舞和引导更多的年轻一代投身科学研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孙小淳说,《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直接引用”原汁原味的素材,以第一手材料再现李约瑟思想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激励当代人。这本书的出版,实际上也是在记忆、回忆、怀念李约瑟当年为中华文明所做的工作。书中展现出的政治的远见、开放的精神、道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继承的。
作者刘晓说:“几十年来近现代科技史发展迅速,与李约瑟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在座诸位做出很多成果,所以说,这本书是我们大家共同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认为:《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信息量极大,同时保留了众多宝贵图片的资料,全面展示了抗战时期我国科教事业的状况和当时所有的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也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先生认为,《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信息量极大,同时保留了众多宝贵图片的资料,全面展示了抗战时期我国科教事业的状况和当时所有的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也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指出,李约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的先行者。《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李约瑟思想的深刻影响,李约瑟的杰出工作也使得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卓越贡献更加为人所知、为世所识,中国对世界其它文明的认识也更加充分。
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莫艳表示,湖南教育出版社历时十年,策划、出版了《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这本饱含历史厚重感与鲜活民族记忆、凝聚了两代编辑努力的图书。社里历来注重发掘和投入具备文化价值及史料价值的选题,曾推出《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等重要作品,目前拟推出《共和国的数学家》等一系列科普作品。社里期待以本书成果为依托,进一步研讨李约瑟的思想与精神遗产,探索中国科学史研究与出版工作的前行路径。
新书揭幕后,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新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共同向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赠送图书300册,这批书将用于赠送到访李约瑟研究所的学者。双方希望,通过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传播,该书能进一步促进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发展。
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对此次赠书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同时,他指出,《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是目前唯一一本能够完整保存李约瑟拍摄的照片的著作,这本书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集中反映,这种精神同时也契合我们当今这个时代。
在研讨环节,张增一、胡维佳、刘兵、潜伟、王晓等专家学者分别就《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的思想价值、出版价值展开了交流讨论,对该书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本次新书发布会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