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亲历见证者、全程参与者,为“体现时代特征,凸显少年力量”,讲好当代中国故事,2024年3月27日,“环境”与“成长”:少年心史的灵性书写——《新雨过后的空山谷》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指导,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主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广东新世纪出版社承办。这本闽粤两地出版界共同出版的图书《新雨过后的空山谷》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郭艳,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崔昕平,《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陈香,中国作协创研部发展研究处处长聂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翌平,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那曲市尼玛县县委副书记孙鹏等参与了图书的研讨。
出席会议的出版方领导与代表有: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添贵,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彬,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河,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袁俊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肖林。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环境’与‘成长’:少年心史的灵性书写”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掘了《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更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肯定其描绘了新时代少年群像,是一部有温度、有张力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佳作。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邬书林
邬书林认为,出版业需要针对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教育和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知识解决方案;少儿出版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新雨过后的空山谷》对此做出了重要的探索,作家翌平针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针对千千万万家庭遇到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心理问题,运用知识、文化的力量,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解决方案。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 高洪波
高洪波指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以多声部青春合唱、多视角少年生活、多方位多层面中国当代少年心灵素描为写作策略,展现了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这种动静结合、音乐与体育并行的故事设置与发展,具有翌平创作的“个人印记”。特别是马东明的人物塑造,使小说呈现出城乡对照下人文生态环境的和谐对小主人公从身体到心灵的再造和重塑。小说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在浓烈时代感的表达下,展现了一个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价值取向与责任担当。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 郭义强
郭义强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很有新意、能够嵌入孩子心灵的作品。翌平直面当代少年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小说化的形式,通过虚构综艺节目的营造,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环境、排解的空间,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他创作的文字生动,创作手法多样,懂得在变化当中求新,从求新当中塑造鲜活的人物。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 海飞
海飞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写当下的故事,写当下的少年成长的故事,写当下新时代少年成长的故事。它对当代少年现状的关注是细腻而深刻的,致力于为少年的成长排忧解惑。第二,将有难度的少年成长故事写得比较好看。作者在时代、环境与个人成长之间取得了一种很好的平衡,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时代发展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到福建的山水自然与人文风貌,看到很有个性的新时代少年的成长故事,而这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第三,贴合孩子的阅读喜好,应用电视风写作,画面感强。翌平极细腻地通过不同人称、不同视角的转化,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切入,深入地剖视了四个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心理。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添贵
陈添贵指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体现时代特征,凸显少年力量”的少年成长小说,以四位城市少年的视角,用活泼细腻的笔触、纯真朴实的语言,将新时代少年成长问题的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让小读者们跟随主人公的目光去观察、欣赏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出的蓬勃生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画卷。福建的文化多元、包容、开放,有着深厚的少儿文学创作根基和创作资源,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生动讲好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福建故事、中国故事。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林彬
林彬指出,翌平扎根现实土壤,敏锐地体察新时代少年的生活与心灵世界,关注当代少年心理问题,并通过《新雨过后的空山谷》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该书刻画了一群纯真、勇敢、乐观、富有生命力的当代少年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真实的现实世界的面貌,让个人的成长和国家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同频共振。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河
叶河表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以小切口讲述宏大叙事,关注现实、承续使命,书写了少年儿童的心灵蜕变史和精神成长史。翌平深入少年儿童内心,将笔触延伸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借生命个体的成长凸显国家的进步,热忱地书写了新生代少年儿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心灵成长与责任担当,展示了国家和民族的新气象、新进步。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儿童文学》原主编 徐德霞
徐德霞认为,当代文学作品应关注少年儿童的生活和成长,挖掘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题材。《新雨过后的空山谷》兼具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时代特征,是发自作者内心真诚的表达,展现了一场心灵与心灵的对视,以热切的目光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小说背后展现的是当代的社会形态,把环境与少年成长明确而认真地联系在一起,生动诠释了“环境改变人、环境成就人”的说法。同时,作品结构独特,文笔优美,精到,诗意,简洁精准,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笔触,作者对艺术的真实性和深度思考也得到了体现。这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探讨的长篇作品。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李朝全
李朝全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文笔细腻优美、立意悠远,不仅给人一种蓬勃生机、和谐之美、绿意盎然之感,同时也让读者接受了一场心灵和精神的洗礼。本书的主角是“空山谷”,是故事发生的乡村。“空山谷”是一个在场者,是一个大舞台,孩子们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人物,把不同的叙事关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结构,正是此小说的优长之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晖
陈晖指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直面了当下少数群体的生活,基调明确,有时尚感。书中描绘了多个角色,用鸟巢式结构展现了城乡少年的精神面貌,心理描写精细、贴合。该书是一种虚构的纪实,同时又是纪实的虚构,它不同于同题材的其他文本,亦不同于作家的过往创作,是新锐的、有特质的、文学的。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刘琼
刘琼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独特的儿童小说,具有思想性、时代感和小说性。本书直面时代问题,以多声部、多镜头的复调小说手法展现人物成长,同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说心理描写生动,典型案例挑选得当,展现了翌平的文学修养。通过对导演的自述和寻找的描写,本书还呈现出田园牧歌的哲学意味,探讨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儿童题材的创新之作。
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 郭艳
郭艳认为,翌平的写作是典型的现代智识写作,有四个鲜明的特质:有距离的写作与精纯的文学品质;现代意识与眼神清澈的现代少年;真美善与现代少年形象的生长性;现代智识教育、美育与中国优良伦理风尚的共生与滋养。在这部作品中,他从常态少年的生长性起步,笔下的少年形象具有时代镜像的精准的映射,同时又充满日常性经验所赋予的烟火气息。城乡互为镜像的成长情境中,生长性体现在少男少女性格、情感和心性的面对困境的挣扎与成长。作家面对社会文化语境和伦理文化嬗变所做的文学上的应对,是一种有效性的建构性写作。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崔昕平
崔盺平指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不断对抗思维惯性的“寻真”之作。首先,作者在故事架构上,打破成人权威,探讨“问题儿童”与“青春期叛逆”的复杂成因,并展现了少年主动寻求家庭关系缓和的努力;其次,作者在故事走向上规避理想化、概念化的乡村、苦难疗愈书写,以少年真实的意愿与行动推动情节发展,呈现真正属于当代的少年成长;最后,在故事结局中突破习惯性设计,让幕后导演和摄影师化身为故事的一部分,守护真实,触发少年的青春成长轨迹的思索。这部作品展现了对少年成长的尊重和信任,让读者看到生命成长过程中美好的灵性因子。
《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 陈香
陈香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作为一部优秀的成长小说,以对少年儿童心理的幽微洞察,细腻传神地抓住了当下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由此所带来的躁动和迷惘。在过去的成长小说中,少年们往往是置身于主体“凝视”下的边缘者——凝视,象征着主体对客体的控制与压抑。而翌平的《新雨过后的空山谷》展现的是一幅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灵画卷,他们展现了更为充沛强大的个体主体性,正在争取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主动性与话语权,他们的困扰是融入和确证的困扰,而不仅仅是“被凝视者”——外在现实的困扰。
中国作协创研部发展研究处处长 聂梦
聂梦认为,《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一部自我发问式的作品。作者念念不忘的两个问题,贯穿了小说创作的始终。一是在最新鲜、切近的儿童生活中,都市与乡村究竟能够产生怎样的关联;二是“谁讲述谁”,即如何叙事的问题。作者以文学性扩容纪实真人秀“背后的故事”,让乡村以一种更丰沛、更完备的情感关系和人伦关系“加入式”而非“替代式”地融入少年的生命体验,以及设置包括人物之间、摄像机、场外观众、导演、叙述者等在内的许多双“观察的眼睛”,以丰富成长小说的逻辑架构和叙事层次,是这部作品最显在的几个优长。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翌平
研讨会的最后,翌平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认为儿童文学写作应该坚守儿童本位,作者本身要等身化作笔下的人物,才能感知到少年儿童面对世界时的真实感受和反应。他还谈到了“文学味道”,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尝试和希望做到用文字传递视觉化、听觉化的审美表达。
内容简介:
《新雨过后的空山谷》是儿童文学作家翌平的最新力作,这部颇有新意的展现时代特性的少年成长小说,聚焦四个少年在参加《灿烂青春期》节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与蜕变,呈现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并以节目为契机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的方案。除了精彩的人物群像塑造,小说还借由多主人公的刻画,深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领域,广泛地触及家庭、校园、人生规划等多元主题,而少年所前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气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让个人成长与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同频共振。
作者简介:
翌平,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上海优秀儿童图书奖、“金风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