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科普作家高源新作《一百万年古人类》由新蕾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国内少有的、真正能让大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系统了解我国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通俗科普读物,是新蕾出版社重点套系产品“全景看中华文明”中的一册。全书以时间为线索,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柳江人、田园洞人等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将深奥的古人类学科知识转化成活灵活现的系列科普故事,帮助小读者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的演变历史,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月3日下午,新蕾出版社与北京王府井书店童阅学堂联合举办图书《一百万年古人类》的首场线下读者见面会。活动现场,科普作家高源与近百名大读者、小读者一起展开了一场“与古人类的对话”。在高源用心打造的“科学实验室”中,读者朋友们不仅全面了解了《一百万年古人类》的图书内容,还积极参与互动,立体感知祖先的生活。
见面会座无虚席,为了拉近与小读者的距离,高源坐在台阶前,以“人究竟从何而来”开场,向在场的读者朋友们介绍古人类学科的概况,并带领大家走进“实验室”,分享“实验室”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百万年古人类》。
如何将创作灵感转化为孩子们愿意接受和喜欢的科普图书?高源花了9年时间尝试和探索。在此期间,他将自己对古人类的研究与科普创作的巧思结合,丰富和完善图书内容。提到创作初衷,高源表示,作为一名专业研究者和科普工作者,他在多年的一线科普讲解工作中发现,很多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对古人类的起源演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遥远的石器时代更是充满了好奇,他们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但是仅靠短短的一场讲解,很难满足大家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同时,现在学校教科书中涉及古人类的内容较少,对于这方面内容,孩子们感觉难以理解和记忆,以至于在灵活多变的考试中一头雾水。现在,国内结合最新古人类学研究成果的青少科普读物又十分缺乏,面对这种情况,高源下定决心,要为孩子们创作一本系统讲述中国境内古人类发展的科普图书,来解答青少年朋友的相关疑问。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这部作品,高源不仅认真查阅资料、注重文献研究,还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观点猜想。为了更准确地向读者讲述古人类知识,在工作之余,他多次到化石发现地、相关遗址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在谈到通俗叙事与科学表达该如何平衡时,高源也坦言,好的科普作品仅有丰富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让读者看得懂、喜欢看才至关重要。所以书中在讲述每一种古人类时都设置了“回到远古”“化石在哪里”“化石的发现”“化石会说话”四个板块,先从生动的故事引入,再讲述研究人员如何通过标本化石、考古发掘等还原古人生活,真正做到用研究成果讲故事。同时,他还精心设计了“猜你不知道”板块,深入浅出介绍古人类研究中的其他延伸知识,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进而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除了有意思的文字故事,图书中还有大量趣味十足的插图,也是帮助孩子了解古人类这门学科的“钥匙”。书中出现的人物、动物,看似普通的陶罐、工具等,其实都是基于复原图或者真实的标本、化石创作的,这让孩子们不仅能快乐阅读,还能以此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为了让到场读者更真实地感知百万年前人类的生活,高源还特别安排了石器展示、实验环节,不仅将自己收藏的珍贵标本、化石向现场的朋友们进行细致讲解,还动手示范了如何制作一件打制石器。现场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参与热情极高,上台的读者在高源指导下,戴上护目镜、拿起天然砾石,切实体验了一把古人类的艰辛,也切身感受到了古人类的智慧。实验过程中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此次读者见面会不仅帮助读者学习了解到了古人类的知识,也激发起了大家对《一百万年古人类》这本图书的浓厚兴趣和对古人类学研究的向往。活动结束之后,小读者们将作家团团围住,近距离观察石器标本、请教学习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表达对图书的喜爱。活动在读者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