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同步阅读图书的选材加工

精心挑选阅读材料并加以完善的过程是打造优质同步阅读图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编写或编辑团队为此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是必要,也是值得的。

文|赵  洁

在面向中小学学生的英语阅读产品中,同步阅读图书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它通常围绕英语教材的单元主题从不同维度组织多个语篇,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进行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延展,同步阅读的语篇在话题、难度、长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同步阅读图书是“量身定制”产品,编辑将文章的话题、语法项目、参照词表、单篇词数要求等交给作者撰写即可。大多数产品需要从现有的海量阅读素材中挑选合适的语篇并加以完善。

 

同步阅读图书选材的主要原则

话题相关,类型多样。

要体现“同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章的话题。同步阅读图书通常配套某一版本的英语教材,每个学期或学年一册,形成一个系列。每册的话题都与教材的话题相关,在深度或广度上延展。在话题相关的同时,还要力求语篇体裁和类型多样,比如应用文,可采用邮件、海报、日记、问卷、对话等多种形式,为学生阅读和思考创造真实和丰富的语境。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阅读》为例,这套图书配套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共6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各单元均围绕教材单元主题来选材。

具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导向。

英语同步阅读图书是出版物,首先要符合国家《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有关图书内容质量的规定。其次,选材还要重视和反映英语课程育人导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英语同步阅读图书是英语课程的配套资源,应遵循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向,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可读性,即文章的难度与读者语言水平的匹配程度。它是选材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理想的阅读文章可读性强,并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一般来说,开展阅读选材工作的是教师或图书编辑,他们熟悉教材涉及的话题、语言和技能,能够从一篇文章的生词密度、语法、句子结构和长度等方面大致判断出它适合哪个年级的学生阅读。生词密度是最明显也是最常用的判断指标。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一篇文章中,生词密度控制在1%~5%较为合适。可读性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比如学生对于文章话题的熟悉度。就同步阅读产品而言,单元主题是宽泛的概念,组成单元的每篇文章都有具体的话题,如果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对其涉及的话题缺乏一定的知识背景,就会产生阅读障碍,继而引发畏难情绪,挫伤阅读热情。

对于不太确定适用年级的文章,可先借助英语可读性计算工具对文本进行初步框定。“弗莱施易读指数”(Flesch Reading Ease)和“弗莱施-金凯德难度级数”(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是较常见的英语可读性计算工具。比较简便的方式是通过Word自带的“可读性统计信息”功能获取一篇英语文章的可读性指数和级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虑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防止出现文章语言合适但认知水平不匹配的情况。文章的长度也是衡量同步阅读图书可读性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同步阅读产品的文章长度至少要与教材单元主阅读相当。

兼具趣味性和思维性。

阅读选材总是离不开对目标读者的了解和分析。正如衡量材料的可读性,需要了解学生掌握的话题背景、语言知识和技能;判断材料是否吸引学生,也要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

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观点新颖、材料实用、图像呈现以及逻辑严密这些特质,都比“好玩有趣”这一通常人们对于“趣味性”的理解更有吸引力。我们可以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理解为:以可读性为基础,能够吸引学生阅读下去的一切要素之和,包括时代性、实用性、图文并茂、逻辑性、有趣的元素等。

阅读材料的思维性也不可忽视。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阅读恰是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一环,它启迪心智,引发共鸣或是疑惑,启发思考和探索,引领成长,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选定的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完善

材料初步选定后,为了进一步契合目标读者的需求,同时考虑图书本身的设计要求,还需要对一些文章进行加工完善。下面以《初中英语阅读》这套书为例,列举几点加以说明。

对过长的篇目进行删减。

《初中英语阅读》这套书是围绕周阅读来搭建产品框架的,即在单元教学期间(一般为2周)完成一系列课外阅读和读后练习。每册书中,各单元均为14面,包括导读(1面)、诵读(2面)、阅读(10面)和写作(1面)四个部分。诵读两篇,各占1面,形成一个展开面;阅读五篇,每篇文章(包括读前活动和生词表)和读后练习各占一面,也是一个展开面,共5个展开面。这样的设计让图书结构和版面清晰美观;学生完成练习也更方便,不用在查找文章信息时来回翻页。但这就要求文章不能转页,否则就破坏了主体结构。因此,在选定材料后,对于过长的语篇,需要删去不相关的枝蔓,保留主体部分。

降低语言难度。

用简单的单词替换生词,比如八年级上册中“The Tiny Wild”这篇文章原文第一句话是:

… but the world’ s littlest species are impressive too.

这个句子中出现两个相距很近的生词,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我们用animals、amazing分别替换species和impressive,改成“…but the littlest animals are amazing too.”基本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也不会对理解文章造成影响。其他一些初中没学过的词也可以用简单的词来替换,比如用move替换immigrate、用food替换cuisine等。这是针对语篇生词过多或过于密集的情况,并不是要把语篇里的生词都换成学生学过的词汇。

此外,可将长难句不必要或难理解的部分删除,改为简单的表述。对于不便改写的文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适当增加注释或图示,特别是在科普文或说明文中。

比如,九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文章“Alien Seasons”,介绍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季节。虽然此时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但文章中涉及的英文生词和表达还是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我们在文字旁配上插图以后,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以此图示为基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下文所述其他行星上季节的成因。

修改文本,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有些文章描写的对象不是所有学生都熟知,比如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关于火烈鸟的文章——“Why Are Flamingos Pink?”原文开头的句子是:

Flamingos do get their amazing pink colour from the foods they eat. In the wild, they dine on shrimp, small clams, fish, insects, and algae. Yum!

对于不太了解这一鸟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开篇有些突兀。于是,我们除了在读前活动中配了火烈鸟的图片进行预热之外,还在文章开头增加了几句话,简要介绍火烈鸟的外形和颜色,说明它出生时并非粉色,几年以后才渐渐变成粉色;第二段并不直接给出原因,而用“you are what you eat” 引出下文的详细解释。

Flamingos are tall, mostly pink birds with long legs. But they aren’t actually born pink. They are grey or white, and turn pink over the first couple of years of their lives.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expression “you are what you eat”? Well, flamingos are just that. In the wild, they dine on shrimp, small clams, fish, insects, and algae. Yum!

这样修改的目的是让学生先对描述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激发他们继续阅读、一探究竟的兴趣。

在英语同步类阅读产品的编写和编辑工作中,对文章的再加工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但要注意的是,所有加工处理的前提是保证文章叙事逻辑的完整性。如果文章本身有事实错误或逻辑不严密的情况,也要在此时加以修改,以便进行下一步读后练习的编写。

精心挑选阅读材料并加以完善的过程是打造优质同步阅读图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编写或编辑团队为此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是必要,也是值得的。■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为译林出版社)

Read Previous

有书有光亮,可抵岁月漫长

Read Next

重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将于3月来上海、宁波、北京开展多场交流活动!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