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共生之道,图书出版者可以采取一系列路径和措施,以确保传统艺术类图书在数字化浪潮中仍然保持其独特魅力和专业性。
文︱司明秀
在当今数字化和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广阔的机遇。在面对新媒体竞争时,传统艺术图书不仅需要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还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便捷的阅读体验。
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的现状
传统艺术类图书特点显著,通常涵盖广泛的艺术领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和获取速度的提升,读者更倾向于迅速获取简明扼要的信息,而非深入研读复杂的专业论著。传统艺术类图书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持深度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艺术类图书也应该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艺术的全球对话。
传统艺术类图书优劣势比较明显。优势在于它具有深度与专业性,能够满足对艺术深度了解的读者需求,此外,传统出版模式有助于保持艺术品的传统,通过印刷品的形式延续古老的文化传承。劣势在于,数字媒体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而实体图书需要经过印刷、发售等流程,导致传播的速度较慢,使得传统艺术类图书必须找到一种平衡,既保持其深度与专业性,又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传播效率,以更灵活的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以《艺术的故事》这本图书为例,这部由贡布里希创作的艺术史经典图书是一本有关艺术的大众通俗读物,是优秀的艺术类入门书籍。虽然本书的实体销售目前在相关的艺术专业领域仍具有优势,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该书所处的传统艺术图书市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变革。2015—2022年《艺术的故事》的销量表明,数字销售正在逐渐超越传统实体销售。
这一趋势凸显了在数字媒体的推动下,艺术创作不再受限于传统图书的形式。然而,传统艺术类图书并非一蹶不振,其独特的纸质质感和精美的印刷依然吸引着一部分热爱传统阅读体验的读者。因此,传统出版业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更灵活地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图书形式,以迎合不同读者的阅读喜好,保持市场竞争力。
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数字平台、在线社区等工具催生了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交媒体、用户生成内容和多媒体形式对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业的具体影响,以及传统出版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寻找创新的发展路径。
社交媒体对传统图书的冲击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在过去,图书的发布、推广和阅读过程相对较为缓慢,需要经过烦琐的流程。然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艺术作品、评论和观点可以在瞬间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传播,使得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达。其次是读者对即时性和便捷性的需求。现代读者更趋向于寻求实时的信息,而不再满足于传统图书出版的时间周期。最后是传统图书在社交媒体上的竞争。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形式,还让传统艺术类图书面临了来自其他形式内容的竞争,如短视频、图文贴文和在线展览,用户更愿意浏览短小精悍的内容。
自媒体的崛起对传统艺术出版也提出了挑战。许多热衷于艺术的个人通过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评论和解读,这种用户生成的内容使得艺术评价更加多元和民主化。然而,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往往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深度的学科背景,难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信度。传统艺术类图书因其深度和权威性一直是读者信赖的来源,应努力发挥好这一固有优势。
多媒体形式的盛行对于传统艺术类图书出版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包括视频、音频和互动性图像等。通过这些手段,艺术家和爱好者可以轻松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音乐演奏或舞蹈表演等内容,不仅更具吸引力,而且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具体。
相较之下,传统艺术类图书主要依赖文字和静态图像来表达艺术内容,往往难以还原艺术作品的声音、运动和实际感受,而这正是多媒体形式所擅长的领域。由此可见,融合多媒体元素成为提升艺术阅读体验的必要趋势。传统艺术类图书可以通过整合视频、音频和互动性图像,为读者呈现更为丰富、立体的艺术作品。例如,《江苏省初中学生艺术素质学业测评指导·音乐》一书通过音频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面对乐谱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
从应对数字化冲击的策略方面来看,传统艺术类图书要把握自身优势,并积极开拓新的出版传播手段。首先,整合数字媒体,提升在线可见性。这包括建设专业的网站、参与数字图书馆项目,以及将图书数字化并在各大在线书店和数字平台上提供下载。同时利用搜索引擎优化等手段,提高图书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增加曝光度。其次,参与社交互动,建立读者社群。通过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平台,回应读者的评论、分享艺术动态、举办线上活动,图书出版者可以与读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最后,为了吸引年轻读者和适应多媒体形式的盛行,要创新多媒体形式,提供生动和互动的艺术体验,这种体验不仅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还能够使艺术类图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融合出版的“共生之道”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艺术类图书与新媒体的融合出版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为了找到共生之道,图书出版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传统艺术类图书在数字化浪潮中仍然保持其独特魅力和专业性。
一是保持深度与专业性。在传统艺术类图书融合新媒体时,图书出版者应保持对艺术领域深度的探讨,通过在线平台呈现更为生动和直观的专业内容,而不是简化或牺牲其专业性。
二是制定数字化营销战略。通过制订针对数字平台的营销计划,包括社交媒体广告、搜索引擎优化,以及与在线艺术社区的合作,传统艺术类图书可以提升在线可见性,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三是强化社交互动与读者参与。通过回应读者评论、定期举办线上讨论会和互动活动,图书出版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起稳固的读者社群。这样的社交互动不仅有助于推广图书,还能够加强读者对艺术的参与感。
四是整合多媒体形式,提升阅读体验。为了迎合读者对多媒体的偏好,图书出版者应当大胆整合视频、音频和互动性图像等多媒体元素为读者提供更为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五是持续创新,保持灵活应对。灵活应对新的出版模式、新媒体平台及读者需求的变化,是传统艺术类图书在新媒体时代成功共生的关键。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传统艺术类图书与新媒体融合出版的共生之道并非坎坷不平,而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径。通过坚持专业性、制定数字化营销战略、加强社交互动、整合多媒体形式及持续创新,传统艺术类图书可以在数字化的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艺术阅读体验。■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