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体现塞罕坝精神,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童年树》,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正式推出。
《童年树》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六女上坝”这一真实事件中的人物为故事原型,通过讲述第一代塞罕坝人孩子的童年生活,从侧面展现了塞罕坝人工林场建设者们用青春与奋斗,创造荒原变林海这一“人间奇迹”的伟大过程。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历史上曾是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茂盛、动物种类繁多的天然林场。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塞罕坝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变为一片风沙漫天的荒山秃岭。20世纪60年代,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把火热的青春年华献给塞罕坝,将盎然的绿意与蓬勃的生机重新播撒在这片北方高岭。如今,塞罕坝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种植林,无数飞禽走兽回归此地,生存繁衍。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2月,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021年9月,获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o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在塞罕坝建设者们的动人事迹的感召下,历时两年,五次深入塞罕坝采风,采访了“六女上坝”这一真实事件中的人物陈彦娴和众多“林二代”,了解当年建设过程的专业细节和建设者们的生活细节,最终为大家呈现出了这部充满诗情画意、诚意满满的《童年树》。她以散文般舒展的叙事节奏、诗歌般优美的语言,将塞罕坝建设者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娓娓道来。这是一部写给建设者们的赞歌,也是写给大自然的告白。
全书通过小琳、大柱这两个孩子的视角,全景式展现了塞罕坝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故事从他们的童年写到少年,时间跨度大、覆盖事件广、涉及人物众多,依然条理明晰,层次分明,人物鲜活,做到了陈伯吹先生说的“为小孩子写大文学”,更是少有的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动情讲述生与死意义的优秀作品,在有限的故事里为小读者写出了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意义,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无限可能,通过阅读这些灵动、清秀、诗意的文字,让小读者仿佛看到自然的色彩,听到自然的声音。
作者:保冬妮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定价:28.00元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简介:
保冬妮,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家庭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学创作涉及童话、小说、图画书、儿童诗、儿歌、散文、博物笔记等。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年度“中国好书”、“桂冠童书”、冰心儿童图书奖等荣誉,多次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作品输出至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约旦、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内容简介:
《童年树》是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塞罕坝精神为创作主旨,以“六女上坝”等真实事件的人物为创作原型,讲述第一代塞罕坝孩子的童年生活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长篇小说。
作者保冬妮深入塞罕坝,以散文般舒展的叙事节奏、诗歌般优美的语言,将塞罕坝孩子的鲜活生命历程娓娓道来,从侧面展现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用青春与奋斗,创造荒原变林海这一“人间奇迹”的伟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