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了建行高价值云计算科技丛书《云鉴》、数字化深度解读著作《心见:数智的秘密》,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绘本《画说庄子》的读书分享会。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展位上,这些重磅图书一一与读者见面。
上午,《云鉴》丛书责任编辑张立红以共筑“云时代”数字中国为主题,为读者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重磅新书,云计算全生命周期实务丛书,《云鉴》系列四册图书内容。本套丛书是以金融科技高价值品牌“建行云”助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规划,在云计算黄金十年即将到来的前夕,为解决云计算原生应用繁荣期,日益迫切的上云需求和缺乏理论知识、实践指导之间的矛盾而竭诚出版。“云鉴”系列丛书分为四卷,分别是《云启智策》《云术专攻》《云途力行》《云涌星聚》,秉持分享与传承理念,打造云领域“百科全书”。丛书四册绘制了一幅云生命周期的知识图谱,帮助读者构建对云计算的权威认知,了解云计算对组织发展、战略赋能的深远寓意;漫步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的一砖一瓦,一水一电;感悟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巨大生命力;纵观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之道,引领组织成功上云,推动云计算向智慧、绿色、健康方向稳健发展。 “鉴”古字写作“监”,“监”始见于甲骨文,大约到春秋时加“金”旁成为“鉴”,意为映照的工具,类似于后来的镜子,可作为参考之意,引申为可作为参考、评价的事物,该字符合丛书旨在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共性支撑的目标,故丛书命名为《云鉴》。
读者通过阅读《云鉴》系列丛书,可以有效提升云认知,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精进的方向!


《心见:数智的秘密》一书作者李长华则以“站在新风口,组织如何赶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为主题,讲解了组织与个人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数字化趋势,并普及了当代人应当培养与具有的数字化智慧。
李长华从思考与实践的底层原理出发,运用现象学与阳明心血的智慧,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当代人如何认识数字化、如何善用数字化,从而改善工作与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数字化可能会产生迷雾,带来一定的问题,这需要实践者有长远的智慧,才能让数字化真正造福于人。
他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浓厚兴趣,现场气氛热烈,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着他所分享的智慧。李长华强调了当今的人应该培养自身的数字化智慧,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并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中生存下去。他指出,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只有具备了数字化智慧,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在演讲的最后,李长华介绍了一些组织与个人应具备的数字化素养。包括组织领导者应具有数字化领导力,未来组织如何向去中心化甚至自组织转型,等等。只有努力培养数字化智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下午在《画说庄子》的分享会上,作者兼艺术家于莲结合美学与老庄哲学,分享了当下的人如何通过传统的中国文化智慧治愈身心,解决精神焦虑问题。
于莲在分享会上深入探讨了老庄哲学的特点与魅力。她以相濡以沫、朝三暮四等经典的庄子寓言故事为例,生动地阐述了庄子的人生智慧。通过这些故事,她强调了摒除分别心与我执的重要性,以及用更加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起伏,而不被得失蒙蔽,使自己陷于焦虑不安中。
于莲的讲解不仅仅限于文字,她还将美轮美奂的油画与庄子寓言故事相结合,使讲解更加生动精彩。她的画作吸引了听众的目光,让他们纷纷拍照留念。通过研究庄子哲学并将其绘画出来,于莲分享了庄子对她人生的改变。她提到,写作与绘画治愈了她的人生,教会了她如何安之若命,从纷繁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探索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于莲希望读者们能通过认识庄子,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来安抚自己的焦虑,让生活有更多的松弛感。她希望人们能够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以更加豁达和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通过庄子的智慧,她相信人们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启发,从而提升个人的心灵健康和幸福感。
这次分享会让人们对于庄子的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人们对于如何应对焦虑和压力有了新的思考。于莲的分享不仅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