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写作为时代画像——‘新坐标书系’”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活动由《文艺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凤凰传媒党委书记、总编辑徐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中国作协创研部贺嘉钰,书系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阎连科,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等参会,作家、评论家劳马、贺绍俊、陈汉萍、刘琼、张莉、梁鸿、刘大先、王国平、徐晨亮等参与研讨,作家代表乔叶、李宏伟、张悦然,编者代表徐刚、薛子俊、陈若谷等到场发言。首发活动和研讨会分别由凤凰文艺社总编辑赵阳、《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主持。
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在发言中指出,坐标作为一个数学名词,指能够确定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的一个或一组数字,该书名为新坐标丛书,代表着一种代际的空间意识。他充分肯定了该书的阵容、体例以及作家的形象感,认为该书集结了14位70后、80后实力雄厚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形象上富有活力,属于文坛的中坚力量;不仅如此,该书的总序水平高,体现了同代批评家的眼光,评论全面而深刻,年表走向经典化的同时面向更广大读者。最后,邱华栋对该书系作出未来展望,表示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作家加入这个新坐标书系。
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在致辞中表示,凤凰文艺作为传媒旗下以生产大众图书为主的出版社,近几年的成绩有目共睹。连续举办了两届“凤凰文学奖”、五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筑巢才能引凤,凤凰文艺能出版这套书系,都是和这些努力和铺垫分不开的,非常期待凤凰文艺能早日将这套书系出版完毕,以完整的姿态呈现在专家和读者面前,为文学界乃至评论界做出系统性和结构性的梳理,也让更多的作家能够信任我们,都能将自己的作品交予凤凰出版。
发布会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分别从文学史以及出版和文学深度融合的角度介绍了书系的策划、出版和传播情况。他认为,这套书系是凤凰文艺感应时代风潮推出的重大出版工程,书系计划收入的50位作家,每位作家单独成卷,收入其重要作品、重要评论、访谈对话等,力争做到可读性、经典性、研究性三位一体,堪称进行中的“文学史”。
据介绍,江苏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后来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恢复建制。2025年,出版社将迎来恢复建制40周年。张在健说,前二十年,我们有“青年作家文集”项目,并且由此引领了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风格。最近这二十年,出版社一直延续先锋传统,长期与青年新锐作家深入合作,“新坐标书系”更是代表性工程,必将引领出版社向当代文学的纵深处推进,并从整体上勾勒出凤凰文艺的整体面貌,那就是“与当代文学携手同行、命运与共”。
书系总主编杨庆祥介绍了书系的整体情况和编辑思路,大致概括为三个关健词:好看、平衡、同时代。好看即内容要好看,入选作品要好读,封面要高雅,版式要大方,整体风格要有设计感和震撼力,既养眼又养神。平衡即让这套书既面向普通读者也面向专业读者,既可以轻阅读也可以深研究,既可以做枕边书又可以做工具书。同时代指的是同代人编选同代人,正在成长的青年批评家编选正在经典化的青年作家,由此获得一种双向的成长和历史化;也指想通过这种写作与多重实践,能够捕捉到个体生命、时代生活与文学书写之间微妙的共振和对话,同时能够为时代历史中的差异和分歧做一个保存和记录。
首发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揭幕仪式,由邱华栋、徐海、劳马、阎连科为已出版的14种图书揭幕,并向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损赠图书,反馈莘莘学子,期许更多青年作家的诞生。
随后进行的研讨会,与会的作家、批评家代表相继发言,“新坐标书系”在京的作家代表乔叶、张悦然、李宏伟、石一枫、刘汀、赵志明,分别就各自的写作,70后、80后作家的经典化问题,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可能性等话题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