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习方法科普书《西蒙学习法:中小学生高效学习方法》,以及记录青年赖家益成长故事的非虚构作品《不必等候炬火——乡村教师赖家益》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展位上,《西蒙学习法》的作者刘金歌老师,以及《不必等候炬火》的作者李桂杰老师在现场为读者解读了书中内容,先后进行了两场精彩的分享活动。
在上午《西蒙学习法》的分享会上,刘金歌老师首先分享了她对学习的见解。学习不仅仅是通过学习课本知识来获取知识,也是通过探索未知来开拓我们的视野。孩子都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可以通过探索未知的领域来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然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能力,那父母与教师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启发孩子爱上学习、提高学习力呢?
刘金歌老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她分享了多年来研究和实践的经验,该书主题——西蒙学习法便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集中突破学习困难。

这个方法由诺贝尔奖与图灵奖双料得主、人工智能之父亚历山大·西蒙提出,强调了集中学习、攻克难题的重要性,许多人在实践这个方法中受益无穷。
围绕着西蒙学习法,刘金歌老师还提出了许多具体可操作的实用方法。包括锻炼身体、大量阅读、找到学习兴趣、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掌握西蒙学习法、培养好习惯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求正面反馈等。
《西蒙学习法》的订货会现场气氛热烈。刘金歌老师与听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分享了更多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现场听众对刘金歌老师的分享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西蒙学习法》提供了实用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下午举办了《不必等候炬火》一书的分享会,李桂杰老师分享了书中主角,北海市合浦县青年创业创新协会副秘书长、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赖家益的成长故事。

近日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一批青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称号,其中,赖家益恢复耕地500余亩,带领117户村民种植红薯。为让更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能返乡陪伴孩子成长,他自掏腰包为村民补助红薯苗,还实行兜底销售;如今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又带领村民投身红薯的二次加工产业。
赖家益被众多网友视为照耀乡村的一束光,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必等候炬火,自己做自己的光。
赖家益是留守儿童,曾经吃过自卑、孤独的苦,在老师与亲人的帮助和呵护下,他从一个自卑的男孩转变为一个阳光上进的少年,并最后考上了师范专业成为了一名师范生。
他回到乡村成为教师后,尽力帮助自己的学生。为了减少班级里的一些留守儿童,他劝回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回乡养鸡、种红薯,并帮他们进行直播带货。
目前,赖家益计划打造“益家新农人”品牌,让家乡农产品有一个统一的可让别人记住的“身份”。他表示,愿意为村民“上链接”,做一个有益于农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时代品牌。

李桂杰老师分享了自己与本书另一位作者,媒体人罗鲁峤为还原赖家益的生活环境和生长过程,曾到他的家乡进行深入调查,先后采访了与赖家益生活密切相关的30余人。著名军旅作家石钟山在本书推荐语中真情流露:“赖家益的故事,仿佛让我看到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听完李桂杰老师热情真挚的分享,现场听众无不被赖家益的励志故事深深感动。他的创业故事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可以通过坚守初心,以回报社会的积极愿景为导向,无需背景也能凭借努力出彩。希望赖家益的人生经历能够激励更多听众与读者找到自己富有意义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