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流转,不管严寒酷暑,植物坚定生长。1月12日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先生》系列图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被评为2020年中国“最美的书”,荣获浙江省优秀散文奖,一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溢价销售,;《植物先生II:二十四节气时食植物研学课》在摩点成功众筹三十一万元,截至目前,两本书的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植物先生》系列图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书中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介绍了应时而生的二十四种植物,二十四种时令美食,让读者能从身边的植物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植物先生》是对传统文化的活化呈现,将传承千年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与现代纸书结合,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壁垒。《植物先生》例证了纸书存在的价值。只有把书捧着手上,调动视觉、触觉、味觉,调动五感,才能领略到《植物先生》之美。
分享会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植物先生》制作团队集体亮相,《植物先生》作者袁明华、《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设计师许天琪,版画雕刻印刷国家非遗传承人陈义时、责任编辑王其进、先知书店负责人李治华、书萌负责人兼本场主持人孙谦都上台分享了他们跟《植物先生》的故事。
袁明华在发言中说,《植物先生》是他个人的作品,但是打造成图书却是团队的努力。自己起意创作《植物先生》,一开始是为了自己的外孙女小蛋白能多增长一点植物学知识,但现在小蛋白已经成了一个符号,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植物,亲近植物。人类文明从植物文明来,假如人类没有驯化植物,人类就不能存活,动物世界也不复存在。
李栓科表示,科学跟艺术的魅力在于不仅要有科学的新发现新进展,再发现再认识,同时也需要艺术的表达。如果没有艺术的价值、灵活的传播手段,科学就不能走向大众。《植物先生》就是这样一本巧妙传播植物学知识的科普书。中国的自然文学作品不多,是因为要写好自然文学,既要有文学的功底,同时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作者袁明华是他认识的为数不多去过南极的作家,因此他是最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家。
许天琪介绍,许多人认为,书籍设计师就是给书做一个漂亮的封面或者排一个很漂亮的版式,其实不是。设计师怎么样利用编辑思维来创作一个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接到这个选题以后,我就在想如何利用一个产品的理念植入到书籍设计中。书籍的立足之本就是纸和墨。《植物先生》书中有四种植物是造纸的原材料,因此我们打算做一些延伸,把花草纸做到极致。从材料本身来进入创作的思路确定后,这本书的设计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雕版印刷领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义时大师千里迢迢从扬州奔赴北京,不仅高度评价了《植物先生》在将雕版印刷运用到现代纸书上的巧妙创意,是给年轻人推广雕版印刷术非常好的案例,还带来了新年龙福雕版,为现场读者刷印送福,吸引了大量读者排队领取。
孙谦表示,《植物先生》是一部现象级的图书。这本书融汇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链接了手工艺人和新媒体从业者,激活了传统产业和传统纸书,颠覆了图书的营销模式。《植物先生》每年采购的手工纸就达几十万元,助力一家手工纸厂走出了经营困境;《植物先生》坚持全网不打折销售,多次加印,两本书累计造货码洋超过一千万元,渠道供不应求,网上溢价三到五倍,有书店连续三个月就靠卖《植物先生》一本书摊平所有的营业成本。书萌经手给全国上百家独立书店供货,销量也超过了5000册。
李治华介绍,跟责任编辑王其进谈成《植物先生》全渠道包销一万六千册,只用了两分钟,而把这一万六千册卖掉,也只用了两周。之所以有这样的奇迹,是因为《植物先生》具备了科学知识载体、审美功能和独特阅读体验三个好书的要素。
王其进介绍道,《植物先生》的创作,是作者袁明华以脚丈量、我手写我心的结果,是无法坐在书斋里完成的。《植物先生》的设计,是行程万里,由外而内撬动行业的结果,设计师许天琪在寻找匠人的行程中找到了设计的灵感。《植物先生》的营销,是独辟蹊径,不困于现成业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