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第36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科幻世界杂志社出版的《仰望星空——我亲历的中国科幻》《银河礼赞——我亲历的中国科幻》举办了夯实中国科幻基座——“我亲历的中国科幻”系列新书首发暨签约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科学普及水平,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科幻文学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我亲历的中国科幻”系列图书,通过中国科幻出版者、作家和研究者的多样化视角,记录中国科幻事业蓬勃发展的四十年,讲述中国故事的当代篇章,为承载新时代思想解放、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思路。
活动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科幻世界杂志社承办。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共同为新书揭幕。《仰望星空》《银河礼赞》的作者——科幻世界杂志社首任社长杨潇女士和首任总编辑谭楷先生,以及科幻作家韩松、何夕等嘉宾对谈。《出版人》副社长黄璜、科幻作家吴岩、星河、凌晨及部分在京高校科幻协会也参加了活动,央视记者刘冠青担任主持。
周青董事长在致辞中谈到:四千年前,古蜀人就开始仰望星空,为天府之国注入了“科幻基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国内最重要的科幻大奖“银河奖”“星云奖”也诞生于此。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标杆案例。四川在中国科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贡献了重大力量。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几代科幻人的奋斗耕耘。《仰望星空》《银河礼赞》这两部弘扬中国科幻精神的重要作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征途中的重要收获。
著名诗人、四川籍作家吉狄马加在发言中向两位作者新书的出版表达了热烈祝贺,并就科技与文艺的内在联系作了深刻剖析。在吉狄马加看来,科幻文学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科幻作品的创新思维对科技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录制视频,为两本新书的上市送上祝福,刘慈欣在视频中谈到,如果不是杨潇、谭楷等科幻前辈带领中国科幻走出低谷,就不会有刘慈欣这个科幻作家。
嘉宾对谈中,杨潇和谭楷两位作者从杂志出版人的角度为我们分享了40年来与中外科幻作家相处的动人故事。中国科幻的发展离不开科幻作家的勤奋写作和倾力支持。
韩松动情地说:“改革开放创造了五大奇迹,其中一大奇迹就是《科幻世界》的诞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机遇。科幻承载了思想解放,它能够让人去尽情想象,去打破禁区,它把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科学精神保留下来了。这两本书记录了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读起来让人有的时候捧腹大笑,有的时候热泪盈眶,有的时候辗转反思。”
何夕老师回顾了中国科幻三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初期,而现在是第三次”。他展望中国科幻的未来,“希望第三次科幻浪潮中涌现出更多怀有赤子之心的科技人才,投入到艰苦的甚至长期不一定有回报的研究中去,这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科幻在中国重要的历史使命”。
国内首位开设科幻课程的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在台下也作了精彩的发言:“我看过许多关于《科幻世界》《三体》的研究论文,没有人能说清楚中国科幻人是怎么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杂志建设为闻名世界的文化品牌的,看到这两本书以后我找到了答案。这两本书适合对照着看,杨潇老师的《仰望星空》中记录了她在每一个正确的时间点怎样做出正确的决策;《银河礼赞》则展现了谭楷老师以其诗人作家的风采把所有人都团结在周围迈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两位作者一刚一柔,且各有坚持。有理由相信,在今后若干年里,这两本书一定会成为我们中国高校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怎样走向世界的重要的教材。”
在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强,和杨潇、谭楷的见证下,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和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拉兹代表两社完成了“我亲历的中国科幻”系列作品签约仪式,将邀请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吴岩等作家一起参与到系列图书的创作中来,以期将中国科幻史的记录向更详实、更丰富的方向推进,助力全民族想象力、全社会创新力的提升。
北京的科幻作家凌晨、杨平、裴晓庆、苏学军等也出现在活动现场,为两位作者送上了真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