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和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很多时候,我们是分别讨论两者的重要作用。而我今天想要讲讲两者的碰撞。为什么会想讲这个话题?大家都知道AI和ChatGPT,一段时间以来成为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它们是会给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带来正能量,还是说带来很大的恐慌?我个人认为,目前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准确预测还为时过早,因为这样的一个技术到它最后的成熟,可能会要几十年。在这里,不妨回顾一下历史,谈谈科技与文化的九次碰撞。
第一次: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是科技与文化的第一次碰撞。当然,之前科技已经对文化产生影响,但在我看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就是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是世界最早的,大概出现在唐朝咸通九年。后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我本人很有幸,1972年入朵云轩当学徒,学的就是唐咸通九年的雕版印刷术,即在木板上用书法抄文章,然后用刀一个个字刻出来,再把它印出来。
在差不多我们明代的时候,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活字机器印刷术。古腾堡的发明现在被界定为人类6000年文明排在第一位的重要科技发展。为什么是6000年呢?因为6000年前人类发明了车轮,车轮的发现非常重要,带来了马车运输的便捷,所以把它定为6000年科技的一个起点。
古腾堡的发明为什么了不起呢?因为他发明了铸造字母,我们是木刻的,他是用铅来进行铸造,因为拉丁字母只有几十个,它容易排版,传播也更快。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后的50年,在欧洲出了3万种出版物,印刷了1200万册。后来,现代印刷技术传到中国。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开端。
印刷术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印刷术储存了人类的文字,储存了信息,储存了经验,鼓励人们进行创作,还有大量的传播,这样所有的人都脱离了愚昧,走向了文化昌明。
第二次:录音技术的发明
第二次碰撞是录音技术的发明。声音的存储,其意义不亚于文字的保存。1877年,美国商人兼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但是录音机的真正流行还是在发明磁带以后,1962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盒式磁带录音机。我们可以看到,印刷术是1000年,录音技术的出现距离我们就100多年,成熟的技术也就60年。人类科技发明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迭代越来越快。
中国人以前听京剧,一定要到戏园子里去听。而有了录音技术,有了唱片以后,京剧艺术家可以灌唱片,人们可以在家里听戏。不是同一个空间,甚至不是同一个时间,可以享受到语言和音乐的各种产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第三次:成像技术的发明
科技与人文的第三次碰撞是成像技术的发明,照相机出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法,在他以前也有人成像,但不是照相机,就是一块玻璃板,拍一个图像要8小时。达盖尔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把拍一张照片的时间缩短到15分钟到30分钟。到今天,拍一张照片可以只需要一秒钟,甚至几十分之一秒钟。
一项技术从开始到完善,可能需要50年到100年,摄影、录音技术都是如此,AI应该也是这样。摄影技术的诞生是不得了的事情,从它开始人类的一切可以通过照相拍下来,意义很大。文字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人读同样一段文字可以读出不同的理解,但是图像要更接近于真实。所以,老照片是人类宝贵的资源,更不要说有了照相机以后和印刷术的结合,大量的画册、图集、摄影集、纪实产品出来了,对人类的历史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现在我们图书馆里存的不只是文字资料了,很多都存了微缩胶卷、光盘,今天又存了数码,特别是现在的照相机和数码技术结合就更不得了了。今天大家开车经常会用导航,它的源头技术是什么?是摄影。如果没有图像的话,是无法进行导航的。
第四次:摄像机的出现
讲完了摄影以后,下面就要说到摄像机的发明。本来摄影的成像是一张张的单片,但是摄像机解决了连续性的动作,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了。最早的电影也是法国发明的,大概是在1895年。
电影是什么?它是综合性艺术。电影有剧本,它是文学;电影有演员,它是表演;电影有剧情发展,它其实有点像古代小说、戏剧;电影还有声光电,融汇了很多科技、艺术的元素。电影通过连续性地扫描记录,能够完整真实地将人类活动记录下来。
第五次:电视的出现
电视技术是在1925年萌芽的,当时世界上只有十几台电视机,但到了50年代的时候,光美国已有1000万台电视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视代表了20世纪的传媒业,也代表了一个社会现象。
当然,我们今天的电视机与1925年发明的电视机已经是天差地别了,中间有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液晶技术的发明,电视机变得小了,薄薄的一个电视机放在家里非常轻巧,价格也急剧下降,一户家庭可以有三四台,每个房间都有电视机;第二次就是数字技术,也就是互联网技术。这两个技术融入电视机以后,电视行业也达到了一个辉煌。当然,现在电视行业变得困难了,因为新的技术又出来了,迭代它了。
第六次:计算机技术
电视遇到了挑战,这个挑战来自哪里?就是来自计算机或者叫电脑,再延伸一下就是互联网。1946年美国有了第一台计算机。但早期的计算机和我们后来用的计算机不是一个概念,早期的计算机比较多用于计算,但是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是一个传媒,是一种综合体,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时代,比如渔猎采集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以及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也可以称为互联网时代,它对文化带来的变化是很大的。
我们国家进入互联网时间比较短,互联网和电视机、录音机差不多在同一代人身上使用,这是世界上没有过的一个现象。
第七次:手机的出现
第七个技术就是手机的出现,我觉得这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阶段,它中间不断有变化。我们很难预料科技的下一个走向是什么样,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有了移动电话以后,享受到更多的艺术和文化。
20年前,我曾经在政府负责过互联网工作,当时有一个年轻人对我做“辅导”,他说我们未来每个人生活在实体空间,同时还有一个虚拟世界,就是网络空间,当时认为这两个世界是分开的。但是我们都没想到会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整合资源以后,它就不只是虚拟空间了。我们现在借助手机做的都是实体空间,比如我们在上面存钱,我们在上面支付,这是金融了,再比如我们买菜,菜就送到家里来了,我们买衣服,衣服就到家里来了。
我们以前都说自己没机会发表东西,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很激动。但现在普通人发一段视频、一段文字在朋友圈、自媒体、公众号,也有很多人看。此外还有一点也很了不起,大数据时代会有精准推送,你所感兴趣的都能直接推送到手机上。
世界最美的书主席黑塞女士在上海书展
第八次:网络技术与网络游戏
据统计,中国现在玩游戏的人有6.7亿。去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我们国家游戏业的营业额还是非常高的,大概2800亿元,远远超过电视业、电影业、出版业、报业、演艺业。网络游戏业现在是文化产业里营业额最大的一个。网络游戏也是由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和艺术。现在的游戏业跟我们小时候玩的扑克牌、军棋是两码事,它可以上百个人在上面互动。电竞已被纳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了。
第九次:AI技术
最后,我想说说AI。前面讲的8项技术都是你给它什么就是什么,你不给它什么,它就没有什么。但是AI不是这样的,只要输入一个指令,它就会生成你想要的一个新的东西。假如有一张莫奈的画,我们现在也可以把它改造成另外一张画,这项智能技术是确实存在的。有人告诉我,假如艺术家经训练使用AI技术,他会画得更好,假如AI技术的人去学一点摄影,他也会做得很好。所以未来会专门有AI设计师、AI制作人出现。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时”,不知道将来怎么样,所以AI确实是不可小看的东西。
但是目前AI还有几个做不到:第一,AI没有感情,不能表达好坏优劣这些情感性的动作,所以它还是比人工要差很多。第二,AI对二维的平面作品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三维还不行。
以上九次碰撞说明,科技的发展对人民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很大,其结果是使精神创作更丰富、更多元,人类变得更聪明、更强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科技也会反制人类、控制人类,比如手机对人的“控制”。但是人类毕竟是地球唯一、独特的族群,还是有能力和智慧把控科技,对此应该充满信心。
(作者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副主任祝君波。本文为作者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刊发时有删节)
《绍兴路 出发与回望》
祝君波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