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历史能与埃及历史的古老、丰富与多样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埃及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代——史前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中世纪伊斯兰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和现代,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幅全景图来研究。
本书文笔行云流水、内容严谨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埃及上下数千年的广博历史,带领读者穿越埃及历史的长廊,从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来到 21 世纪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者将目光投向一些核心问题,例如怎样用整体视角来看待埃及历史,西方又是如何通过直接接触和学术视角来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杰森·汤普森将当前的历史学术研究和自己的研究相结合,撰写了一部综合而简明的杰出作品,为学生、旅行者和大众读者提供了一部引人入胜的、讲述尼罗河流域人类漫长历史进程的首部单卷记叙巨作,更是凸显了法老的古老土地与现代阿拉伯国家之间惊人的紧密联系。
从7000年前人类文明的原初之时,埃及文明就已在非洲北部孕育而生,而后历经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科普特时代、伊斯兰时代、奥斯曼时代……了解埃及漫长的历史,理解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乃至全世界的地位与意义,必须要读这本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经纬度丛书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开 本:16开
定 价:128.00元
内容试读
根据托勒密十二世的遗嘱,他的两个孩子托勒密十三世(Ptolemy ⅩⅢ)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Ⅶ)成为共治者。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迅速将她的哥哥排除在权力之外,她在独自统治了几个月之后又被她的哥哥赶下王位。当埃及被卷入罗马权力政治的浪潮中时,她试图用武力重夺王位。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帕提亚战争(Parthian War)中战败被杀,前三巨头联盟变得不稳定,庞培和恺撒之间很快爆发了内斗。公元前48年,庞培在法萨卢斯(Pharsalus)惨败后逃往埃及,期望受到托勒密十三世的欢迎,毕竟他的父亲曾欠他很多人情。世事难料,他被背信弃义的托勒密十三世杀害了。两天后,当恺撒大帝穷追不舍赶到埃及时,托勒密十三世向他呈上了庞培的项上首级。
恺撒在亚历山大城安顿下来,一边享受美景,一边参与博物馆的哲学讨论。他宣布将亲自仲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她哥哥之间的王权争端。一天晚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来找恺撒陈述个人情况,这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罗马政治家(有人称他为“每个男人的女人和每个女人的男人”)立即被这位21岁的埃及女王征服了。他重新确立了她与托勒密十三世共同统治的地位。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恺撒和马尔库斯·安东尼的关系后来成为文学和传说的主题。恺撒确实对这位年轻女子情有独钟,但他也认为她和埃及可以为他的目的服务,安东尼虽然毫无疑问地更爱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但至少最初是出于相当合理的政治和外交考虑而行事。至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美人计这张牌是她唯一可以打的,而且她打得很好。她的目标是维护埃及的独立。她很清楚这是个危险的游戏,最终她失败了,但她的美人计相比于她父亲的贿赂成本更低,成就更大。
除了情感因素,恺撒在埃及逗留的主要原因是为自己在罗马世界持续的权力斗争中建立一个安全基地。当他不打算尽快离开埃及的意图表现得愈加明显时,他不得不面对充满敌意的亚历山大城居民和庞大的埃及军队,因为托勒密十三世享有广泛的支持,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几乎没有什么支持。恺撒只能依靠一个罗马军团,而且援军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抵达。有一次,他的船被亚历山大城的一群暴徒弄沉了,他的人都逃走了,他不得不跳入港口冰冷的水中游泳求生。为了防止埃及用船只对付他,他命人把所有船只烧毁。这场冲突蔓延到了码头和附近的大图书馆,图书馆被烧成了废墟。约40万册图书被毁,只剩下塞拉匹姆神庙的少量藏书,神庙随后成为亚历山大城的主要研究图书馆。马尔库斯·安东尼后来将帕加马(Pergamun)的图书馆转移到亚历山大,弥补了部分损失,但许多著作在公元前48年的那个夜晚永远消失了。
援军终于到达,恺撒开始发动进攻。公元前47年,托勒密十三世在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中被杀。恺撒让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成为女王,不过他还是尊重继承权,让她还未成年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Ptolemy ⅩⅣ)以名义上的国王身份与她共治。他还将塞浦路斯归还给埃及,这使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产生恢复托勒密帝国的野心迈出了一大步。然而,她仍然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恺撒在埃及长期派驻3个军团。公元前47年春,恺撒离开埃及进行新的征服并最终取得内战的胜利,此时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已经怀孕。她于次年6月诞下一子,即托勒密十五世恺撒(Ptolemy ⅩⅤ Caesar),俗称恺撒里昂(Caesarion),或“恺撒之子”。
公元前45年,恺撒战胜最后一个敌人后返回罗马,此时的他无可争议地成为罗马世界的主宰,并且史无前例地成为终身独裁者。在庆祝俘获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妹妹阿尔西诺伊四世(Arsinoe Ⅳ,后来被安东尼按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要求谋杀)之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统治罗马。虽然当安东尼向他呈上王冠时,他拒绝了国王的头衔,但他的东方经历,特别是在埃及的经历,可能使他改变了主意。他接受了东方君主制的一些元素,例如紫袍加身,建造体现他仁慈的神庙,神庙中安排有牧师(安东尼),他还把自己的形象铸在钱币上,他是第一位在世时获得如此殊荣的罗马人。人们普遍反感这些行为,但就像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存在一样,人们尽管厌憎却无能为力。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托勒密十四世一起来到罗马并住在恺撒的别墅中。他们被授予了“罗马人民的盟友和朋友”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恺撒的一项立法至今仍具有直接影响力,这无疑是基于埃及人的影响。这就是他对罗马历法的改革,该历法以月球周期为基础,与季节越来越不同步,但以前的罗马政治家都无法替换它。恺撒借鉴了亚历山大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的工作与发现,《卡诺普斯法令》中提到索西琴尼计算年度周期的方式是正确的,于是制定了365 又1/4天的太阳历。于是就有了罗马儒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