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航天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中国将航天领域的众多先进成果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享,以中国科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升“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
作为国内第一本航空航天少儿科普期刊,新蕾出版社《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杂志始终致力于将中国的科技成就与科学精神传递给广大少年儿童,2023年,刊物特别开设“‘一带一路’上的航天合作”栏目。文章从青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一带一路”合作中的航天合作项目,既普及科学知识,又让小读者了解在合作中发生的值得铭记的动人故事。
图注:《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3年11期封面
图注:“‘一带一路’上的航天合作”栏目内文图
科学+时事,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想要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特别是向少年儿童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本少儿科普期刊,新蕾出版社创刊于2012年的《百科探秘》杂志一直致力于做好原创科普内容。在成立之初,编辑部就明确了方向:不仅注重作品的科学性、可读性,更重视作品的主题性、导向性;不仅注重激发小读者对科学的兴趣,也注重引导青少年投身祖国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是由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宇航学会共同发起的,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航天领域合作的重要组织,已有来自6个大洲、22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企业加入。经过反复研究探讨,编辑部邀请西北工业大学的博士曾翔龙和经验老到的少儿科普绘者淘仔做主笔,以“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为出发点,以漫画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气象、导航、遥感、通信、商业等各领域的航天合作故事。
为了能让孩子爱读、乐读、深入读,栏目还设定了可爱的IP角色与有意思的故事情节。
图注:“‘一带一路’上的航天合作” 主题栏目 IP角色设定
高精尖知识+生活化视角
“‘一带一路’上的航天合作”主题栏目选题创新,原创内容独特、稀缺,为了强化栏目特色,发挥科普性与教育性,选题在策划与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1.给孩子们讲好“一带一路”上的航天合作故事,注重以生活化的视角,结合详实的案例让孩子对航天工作可知可感。
作者在讲导航卫星合作时,以无人驾驶公交车为例说明;在讲气象卫星合作时,让小读者知道,原来中欧班列途径的10座城市的天气预报是由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完成的。
图注:摘自《同享阳光,共担风雨》
2.注重各学科领域间的有机融合,为全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
以自然科学为科普基础的同时需在社会学科领域深耕。例如栏目中《百舸争流》一文从经济学角度为小读者说明航天在经贸领域的应用,向小读者着重介绍了商业航天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商业航天合作项目,让孩子理解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
3.展现“一带一路”上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展小读者的国际文化视野。
在给孩子讲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遥感卫星领域合作故事的同时,让孩子知道巴西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巴西的特色舞蹈是热情的桑巴舞,埃及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等。
4.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播胸怀天下的价值观。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作为航天大国、航天强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广泛、包容地与众多国家开展航天合作。在刊物文章中,作者就讲述了我国与非洲国家吉布提的航天合作故事。
伟大需要让人懂
中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优质的主题内容需要让更多人学习,这就需要多形式做好发行宣传工作。新蕾在多家学校、图书馆开展相关主题科普讲座,还与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建了“一带一路”阅览室,便于组织孩子前去参与教育、交流活动,也便于外国友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虽然为了创作这个栏目,编辑部与作者花费了比其他栏目多数倍的精力和时间,但他们坚定地将这些中国故事讲述给孩子们,相信这些故事将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具有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的种子。
图注:新蕾出版社与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共建的“一带一路”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