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方的文脉传承与多元探索——第二届《广州文艺》欧阳山文学奖颁奖活动座谈会现场
2023年9月25日,由广州市文联指导、广州市文艺报刊社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广州文艺》欧阳山文学奖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本届评委会主任由著名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担任,谢有顺、徐则臣、韩春燕、胡弦等文学大家担任评委,评选出10部获奖作品。
欧阳山与草明的外孙女田海蓝代表欧阳山先生亲属致辞
颁奖活动上,评委们分别向获奖作家和评论家颁奖,欧阳山和草明的外孙女田海蓝代表欧阳山先生亲属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致辞
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彭宇、胡子英,省市文学界、评论界、学术界、新闻界等嘉宾到会祝贺。
活动当天,召开了颁奖活动座谈会。国内知名评论家、学者通过梳理90多年来以欧阳山为源流的“南方写作”坚守人民立场、植根南方生活的精神内涵及创作方向,深入探讨“新南方”的文脉传承与多元探索,为广州文学向“高峰”迈进鼓与呼。
在当天下午的《广州文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广州文艺》代表作家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机遇、路径与目标,对《广州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寄予了深厚期望。
五大奖项盛大揭晓
本届欧阳山文学奖设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五大门类进行评选。其中,中篇小说奖由《玉渊潭咖啡馆》(丰杰)、《来自老鸦岛的邀请》(王彤羽)摘得,《万家灯火》(畀愚)、《双玉鱼》(陈再见)获短篇小说奖,《燃爆记》(江子)、《我的原乡就像一盆火》(海男)获散文奖,《达·芬奇的不眠之夜(组诗)》(郭建强)、《愿望(组诗)》(蓝蓝)获诗歌奖,评论奖则颁给了《“新南方写作”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张燕玲)、《地域性与时代性同行——对于“新南方写作”的初略思考》(贺仲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左)为中篇小说奖获得者王彤羽颁奖
获奖作家中既有声名远播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也有锐意进取的青年作家,让欧阳山先生的文学精神得以继承和弘扬。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认为:“本届欧阳山文学奖的10部获奖作品,皆是发扬抒写人民美好生活的力作,展示了优秀作家与时代同行的志向、与人民同心的情怀,共同描摹拥抱广阔现实的鲜活图景。”
在此次获奖的作品中,中篇小说《玉渊潭咖啡馆》描绘了一幅当代北京文艺青年的众生相,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眷恋与柔情;《来自老鸦岛的邀请》是一部深具游戏和戏仿精神的小说,明写游戏,暗写人心。短篇小说《万家灯火》从人性渊薮追寻澄明之光,片言只语犹具万钧之力;《双玉鱼》在客观现实中打捞幽深的传统价值,拷问“情义”的流变与坚守。
散文《燃爆记》直面日常生活的细流与社会变革的洪流之间的交融碰撞,引发血脉亲情的最大共鸣;《我的原乡就像一盆火》写返璞归真的原乡生态、生命意识,审视存在的意义。组诗《达·芬奇的不眠之夜》以精彩的隐喻丰富的意象,凸显坦荡的人文关怀;组诗《愿望》积极探索中国新诗美学的当代价值,是诗歌成为生活方式的文本体现。
南方写作薪火相传
植根于欧阳山以及《广州文艺》抒写南方的文化传统,获本届评论奖的两个作品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新南方写作”。《地域性与时代性同行——对于“新南方写作”的初略思考》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火热空间,是岭南文学传统经验在新时代的回响与升华。《“新南方写作”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以长期深耕文学现场的敏锐视角,呈现了诗性的文学批评的美学风采。
“欧阳山等前辈作家坚守的南方写作,与如今掀起热潮的新南方写作一脉相承,它们共同构成了底蕴深厚的南方文学史。”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秉承欧阳山的文学精神,回溯了“南方写作”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1932年,欧阳山在创办“左联”广州分会的同时创办了广州最早的左翼文学杂志《广州文艺》,并“请广州作者全体动员”,创作了系列反映劳动群众生活的文学作品,提出了以粤语抒写大众化的“南方写作”。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欧阳山《三家巷》、黄谷柳《七十二家房客》、陈残云《香飘四季》、秦牧的散文等文学经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有以“南方文化论纲”“新南方主义精神”为代表的对南方文学的总体思索。
与会专家认为,当下方兴未艾的“新南方写作”并非横空出世的文学现象,而是对中国南方的文学经典的致敬,它接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坚守人民立场,为时代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欧阳山先生是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表示,以欧阳山命名的文学奖,必将感召和激励更多的当代作家传承欧阳山的精神品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勇攀文学高峰,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