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蛇地》,找寻人心将走向何处

书名 《蛇地》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作者 云莲 
定价 49.00元
上市时间 2023年2月

 

文|赖继

拿到云莲老师的《蛇地》时,我有点本能的“害怕”,我小时候被蛇咬过,有点“闻蛇色变”,思索再三,终于鼓起勇气开卷。不料眼前一亮!书中那张弛有度的节奏、精准戳人的比喻、成熟犀利的文笔,抓人的开篇和耐人寻味的结尾,让人叹为观止。这时我才明白,《蛇地》乃是一部充满着智慧和乡愁的书,作者用底层劳动人民活泼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若干充满趣味的故事。

《蛇地》由若干彼此独立又相互呼应的短篇故事缀成,以鄂东北一个普通的小村山“蛇地”为背景,以白描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塑造了形形色色真实而鲜活的小人物,折射鄂东农村近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叙事的表达,基础在技巧。我是做编剧工作的,叙事是编剧的基本功。从这个角度来看,《蛇地》充满着叙事的技巧,这些技巧却又无斧凿痕迹,它自然而然使用回忆、穿插、呼应等方式,通过不同角度的讲述,将时代洪流中小人物荒诞轮回的命运、矛盾悲喜、罪孽苦痛,灌进了读者的心里,读来酣畅过瘾又满含泪水。

技巧的施展,要义在情感。任何叙事的技法,都要向情感的表达低头,如果没有热烈而充盈的情感,所有的叙事技法不过都是强行的输出,读者既不能感同身受,反而觉得拘泥。从这个角度来看,《蛇地》所表达的情感里,让人最心生激荡的,莫过于五味杂陈的童年、那永远剪不断的乡愁,还有故乡土地之上的旺盛生命力。故事或许不必都圆满结束,但总能让人看到光亮。

情感的表达,关键在人心。《蛇地》中的人物是丰富而具有魅力的,故事呈现了他们平凡而奇特的命运,比如爱吃蛇肉的二傻、在藤椅上睡觉的青松,满地画地图的苕货、以挑扁担为生的饭量、成天拿根筷子杀人的旺儿、抱着胡琴流浪的六六、以算命发家的五婶、跟牛说话的三婆等等,在我们编剧行业里,有一句简单的俗语,“人物立足了,就立足了一切”,而《蛇地》在这一点上,无疑取得了成功。

人心所向在于归宿。故事里的人物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是构建人物的重要命题。时代在变化,忙碌的工作让生活变成了一场无序的漂泊,你有多久没有没有回到故乡,或者说,你有多久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什么是自己的归宿?在《蛇地》里,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志有和项链》,它让我联想到隔得既远又近的家乡。乡愁里酝酿着的人和事,像是离我们很近,又像是离我们很远。时间就像一条奔向远方的射线,从来没有停步,但当我们骤然驻足,却依然可以回望自己的原点。正如许云莲老师自己说说:“《蛇地》语言跟我平常的语言相去甚远。我十几岁就离开了老家,也不常回去,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在老家用方言交流,常有一种辞不达意的隔阂感。有意思的是,一旦我进入《蛇地》的写作中,那些熟稔而亲切的俚语村言自然地从人物嘴中流出来,毫无障碍。”

是的,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从哪里出发,更没有忘记为何而出发,这一点,在《蛇地》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赖继,自由作家,编剧,学者,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刑侦剧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侦剧研究》副主编,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研究生实务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剧制作中心执行主任。

Read Previous

《影响中国菜的那些人 梁健宇》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

Read Next

第二届《广州文艺》欧阳山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