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爱臣
8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上海书城五角场店举办“大众心理健康讲座:抑郁症与孤独症的识别与应对”暨签名售书活动。

《别慌》责任编辑杨爱臣对话《医生与您细聊抑郁症》作者吴菲老师,就“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失眠和焦虑会伴随那些问题同时出现”“大众心理压力应该怎么疏解,长期压抑会导致什么问题?”“抑郁症与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患病可怕吗?“患者与家属应如何配合治疗”等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讨论。吴菲老师从专业角度的分析讲解赢得广大听众的信任与赞许,活动结束后陆续还有听众向吴菲老师咨询。《别慌》责任编辑杨爱臣以“别慌,我将陪你到天亮”为专题,从“国家有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性意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遇到的现实问题”等方面,解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宣传国家政策,让大家共同关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吴菲老师在精神医学领域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诊治过很多年轻的抑郁症患者,她在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卫生与保健课”上,用生动的案例给同学们讲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医生与您细聊抑郁症》正是她多年实际工作的总结。《别慌》则是叶志刚老师所做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一名孤独症少年,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志为社会服务,投身养老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收获爱情的传奇故事。附录部分更以很大的篇幅展示了老师在教育创新之路上顽强而艰辛的探索历程,是极为珍贵的原始记录资料。其同名话剧《别慌》今年4月15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首演,反响热烈。此次活动,叶老师因应急处理患者突发情况未能到场,特别对读者写了致歉信,但现场仍然有几位读者等待叶志刚老师,责任编辑告知情况,相约再联系!

在永不停息的社会变革中,在纷繁复杂的人际环境里,抑郁症、自闭症患者日益增多,人人都有心理压力需要疏解。随着大众心理保健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会越来越重视,对抑郁症等疾病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情绪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导致疾病的病因,如何通过自身能力控制情绪,舒缓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借助科学方法有效医治内心的症结,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重塑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