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绣娘的故事是怎么来的?”“真的有金绣娘这一人物吗?”“为什么初学者要用蓝线来绣花呢?”“狗花纹样一般是给谁用的呢?”8月18日下午一点,上海展览中心东阳光篷(少儿馆)里,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共读非遗绘本,体验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咕咚《金绣娘》分享会”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场啦。现场的读者跟随着《非遗技艺传承绘本·金绣娘》(以下简称《金绣娘》)作者咕咚,一起开启了一场关于非遗技艺十字挑花的体验之旅。
《金绣娘》由上海市宝山区图书馆、上海市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手立项,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2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在书中,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和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喜风糕制作技艺得到了艺术性的表现和传播,主创团队借此表达了对非遗技艺本身和对非遗技艺传人深深的热爱与尊敬。
《金绣娘》备受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一出版便进入第八届爱丽丝绘本奖入围书单和原创组短名单,继而入围了“妈妈的选择·2022中国原创好绘本”、第三届“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100种等,获得了2023上海书籍设计艺术展整体设计奖,并入选了第十二届华东书籍设计双年展推选作品、“观书中岁月,赏纸上山河”2022纸艺特展等。绘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总监、编审、业内资深书籍设计师赵晓音进行装帧设计,她说:“封面上流畅的烫金线条是金绣娘在穿针引线,一根长长的绣线由针尾延伸开去,文字跳跃其间,使封底活泼起来……全书采用统一的黄绿色贯穿始终,既是希望也是力量的色彩表达。”
在讲座中,咕咚分享了《金绣娘》故事的创作过程:“通过采风田野调查,以民间技艺罗泾十字挑花为线索,用童谣式的语言创作了一个新故事,并且画成了绘本《金绣娘》。绘本中设计了一些拉页和三角页,通过翻页节奏的变化,来丰富绘本故事。”通过咕咚的讲述,读者不仅知道了上海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还发现了《金绣娘》主角是以罗泾十字挑花技艺传承人郑晓蓉为原型创作的,讲述小绣娘通过拜师、自悟、集大成,成为“金”绣娘造福一方的故事,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传奇色彩。在绘图方法上,咕咚参考了剪纸、年画、泥塑等中国民间美术元素,使其成为了具有独特民间风味的原创绘本的精品力作。
华东师范大学绘本研究者、儿童诗作者陈静老师也来到现场,她表示:“《金绣娘》将现代绘本与非遗技艺以这样一种艺术的方式结合起来,在现场看到感触更深刻,让十字挑花的技艺、纹样有了传播和传承的新方式,它源自罗泾民间和普通妇女的生活,但现在其实已经很少见,这样的分享活动很接地气,也很有创意。”
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表示:“用创新的故事和民间的传统相结合,《金绣娘》受到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喜爱,了解并且热爱罗泾十字挑花技艺和四喜风糕。我们一直希望能在非遗传承的路上做得更多、更好,走得更远,通过丰富的形式让更多人看到,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全新的美好生命力。这是我们出版和推广《金绣娘》的意义所在。”
现场活动气氛活泼热烈,互动频频,读者欣赏了罗泾十字挑花手作,《金绣娘》主编吴斌荣上台为大家讲解示范了“中国式简爱帽”罗泾十字挑花兜头巾的戴法。读者们还在咕咚的带领下,设计出了一幅幅独特的挑花图案,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很有意义和收获的活动”。主办方还悉心准备了和图书主题相关的小礼物,拿到这些神秘礼物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开心不已。
《金绣娘》讲述罗泾小绣娘勤劳善良、聪慧好学,受四王启发和点拨在七夕当晚悟得十字挑花技艺,向乡亲四邻学得各种纹样,装点美化百姓生活。绘本风格古典明亮、清雅质朴,充满了浓浓的中国民间风味,配合朗朗上口的童谣文字,表达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罗泾十字挑花和四喜风糕制作)的热爱与传承,读来妙趣横生,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