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首日举办

2023年8月16日,上海书展开幕首日,《寻找缭绫: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本书作者赵丰教授从白居易《缭绫》诗出发,结合唐代遗存的丝绸图像,以及工艺图解等资料,分析唐代丝绸及丝织业的发展、成就,不仅阐释其中的美学意义,还延伸至相关的社会文化史背景。对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乃至唐代丝绸种类与纹样、丝织业的生产制度与规范、唐代的服饰妆容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并在文物保护“全链条”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出土实物重现了唐代缭绫织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诗中提问: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缭绫究竟为何?这千年的谜题,在《寻找缭绫》一书中首次解开。作者赵丰不仅仅在《寻找缭绫》中找到了缭绫,解密了缭绫,更是实现了缭绫的首次复原的全链条计划——从织造、染色到手工缝制,复原出了缭绫浴袍,并开发了缭绫丝巾。回应了这一千年谜题。同时,我们在《寻找缭绫》图书的封面上也使用了缭绫纹样,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唐代丝绸纹样,解读白居易《缭绫》诗。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叶国斌,浙江省委宣传部市场处处长朱少平,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赵丰,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伟刚,东华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乐出席本次活动。

赵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也是研究并活化传统文化的过程,发现、寻找、复原缭绫的研究过程弥补了浙江丝绸史上的部分空白,也结合实物反证了白居易《缭绫》诗的史料价值,希望能通过这次实践,从考古、文学、传统技艺各方面让传统文化从书本、诗句、文物中活起来。

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捐赠法门寺出土缭绫浴袍(复制品)

在活动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叶国斌,浙江省委宣传部市场处处长朱少平,作者赵丰,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伟刚, 东华大学教授王乐,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共同为《寻找缭绫》新书揭幕。

在嘉宾对谈环节,孙伟刚从陕西博物馆的布展计划、法门寺丝绸出土情况等方面做了精彩的阐述,潘守永称赞赵丰先生是古代丝绸研究第一人,缭绫看似是偶然的发现实则是长期的积累。王乐教授表示《寻找缭绫》的出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和可供展示的实物,赵丰先生的努力让文物从历史书、博物馆中活起来,而她未来会致力于将这一艺术推广至普罗大众,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出更新更好的设计。

在寻找缭绫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看见了人物遭际,看见了政治事件,也看见了织造制度。这些缜密的构思、完整的证据链,讲述了《寻找缭绫》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

本次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并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近3千,同时在线人数高达两百。

Read Previous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新宽维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传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Read Next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