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译文出版社发布经典名著阅读产品升级计划,出版携手教育打造融合阅读新时代

8月15日下午,在长宁区教育局支持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主办、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承办,一场多场景、沉浸式的经典名著阅读产品升级发布会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举办。来自出版界、教育界、书店系统的专家和领导共同出席了会议。

发布会选择在第十九届上海书展开幕前夕于沪上最美校园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举办,有其深意。旨在以“出版+教育”高质量的融合产品服务青少年阅读,打造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具有45年积淀的明星书系——“译文经典”作为内容核心,投入资金研发多形态数字资源,打造复合型出版物的同时,与学校和校外机构共同研究线上线下融合阅读新模式。将纸书与数字资源通过技术相连接,将出版社的内容研发能力与学校的教学实践相连接,将互动交流的阅读体验与公共阅读空间和研学空间相连接。打破“经典”与“当下”的壁垒,变“被动阅读”为“主动探究”;打破地域限制,共享名师资源,做到以出版服务教育、服务未来。

会上,专家、学者与师生们一起体验交流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名著阅读产品,展开了一场从“有字到数字再到无字”的新奇阅读之旅。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 韩卫东 致辞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的致辞立足出版领域,深入辨析出版与教育的关系,他说:“出版和教育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事业。教育是知识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出版则是知识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出版是教育依托的重要工具,而教育是出版服务的主要对象。出版与教育、出版社与校园,具有共同的使命,都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育人的精神世界。因势利导,万流归宗,出版和教育最终都是以滋养人、培育人为其根本。新时代出版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把握教育理念的革新和知识服务的新需求,努力为课堂内外的教育和学习提供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为优质的阅读产品和服务。。在出版数字化融合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新环境下,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经典出版资源服务高品质阅读的优势,创新出版形态,为广大老师和学生创造更加有利于提升阅读能力的优质阅读体验。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决定深耕出版经典名著的强大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译文经典’系列等优秀书系的引领作用,规划设计了文学名著融合阅读改造出版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的支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数字化内容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同频的经典文本学习新模式。”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杨迅发言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杨迅介绍了《复活》视频课的课程目标,她认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觉得经典名著进入教材,这个已经是从我们教材的变化当中可以看到,有个非常显性的变化。但是我今天在这里想说的是,经典名著进入教材真不是为了考试而设置的,它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让我们今天的学生因为看了名著能够成为精神明亮的人,而名著恰好能起到这样的一个提供营养和动力的效用。”

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闽致辞

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闽对出版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表示了肯定,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作出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部署,今天译文社和市三女中结合各自的特点共同实践,名企和名校一起落地融合阅读这么一个开拓性的概念,是教育与出版社融合发展摸索的一条新路。未来针对不同的名著,不同的教育场景因地制宜,也许会有更多、更新的读法和玩法,这些丰富的形式和途径将不断促进学生成长为真正的阅读者这一大家共同的愿景。”。

市三女中高级教师杨黎兰在发布会现场实地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名著戏剧课;一捆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Chiotto家具品牌创始人朱一君先生介绍了构想中的阅读研学空间的概念。

市三女中高级教师杨黎兰老师示范“教育戏剧”理念与实践教育结合
市三女中高级教师杨黎兰老师和学生现场展示《复活》名著戏剧课
现场展示《复活》名著戏剧课

会议最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向市三女中赠送精品图书,与会者还在市三女中校长潘敬芳地悉心安排下,参观了市三女中百年校舍,领略了这所充满艺术人文气息学校的风采。

上海译文出版社向市三女中赠送书籍
市三女中校长潘敬芳带领来宾参观百年校舍

上海译文出版自1978年创社之初,就致力于出版、传播世界范围内的经典文学及社科作品。历经近四十五年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相继推出了“译文经典”等具有品牌影响力和读者口碑的系列丛书。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代读者,都是看着译文的名著长大的。

从翻译水准上,译文秉持一贯名家名译的传统,汇聚了中国超一流的翻译家,如巴金、吴劳、荣如德、王道乾、戴骢、巫宁坤、李健吾等,译文质量堪称业内典范,有口皆碑;从装帧设计上,秉持统一与美观的理念,由著名设计师操刀,风格典雅,尤其“彩虹色”与“窗帘布”封面极具市场辨识度;从资源配套上,满足市场需求,结合时代要求,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文创产品、音视频课程,确立了“纸电声创课”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目标。通过给纸本名著经典配套一书一码,提供多媒体数字内容,让阅读不拘单一形式:电子书、有声书方便各种场景下的全本阅读;通俗易懂的官方解读音频节目,让读者无惧大部头,无门槛走进世界名著;特邀沪上名师、名家,如华东师范大学倪文尖教授、复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杨迅、少儿阅读推广专家赵小华老师、复旦附中王召强老师等,拍摄视频课程,提供课堂内开展名著阅读学习的范式。通过上述复合型、融合式出版方式,使名著阅读呈现更为立体。

除了“社校联动”外,上海译文出版社还推出了阅读研学空间的概念。让出版助力教育的维度,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打造新时代人人皆读、处处能读、时时可读的阅读型社会提供新的可能性。

上海译文出版社延请国内知名新锐设计师朱一君先生,为研学空间进行全方位规划。朱先生提出,设计“将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读者为出发点,探讨学生与空间的尺度感;以‘译文经典’书系为纽带,拓宽文字以外的想象力;以少年人的天性为设计落脚点,创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最终的空间,将以迷宫的组织方式呈现给学生读者,让孩子们拥有一个除家与学校外,独属于他们的阅读空间。

研学内容方面,上海译文出版社将邀请国内一线教育专家共同设计课程,把出版的内容优势、书店等场所的空间优势、名师的教学设计优势结合在一起,把阅读与研学深度融合在一起,让经典文本得以在新时代穿梭在有字、数字与无字之间。

一捆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Chiotto家具品牌创始人朱一君先生介绍构想中的阅读研学空间

据发布会获悉,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名著升级项目在2023年还将推出15部,其中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涉及《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地》《老人与海》等多部教育部推荐阅读书目。未来一段时间,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将继续统筹自身资源,联合学校和社会力量,持续开发名著复合产品。以阅读为原点,以线上线下融合为方法,借助“社校联动”与“阅读+研学”等方式,设置问题、创设情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最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Read Previous

《上下五千年》新时代版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隆重举办,献给新时代少年儿童的一份厚礼

Read Next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与科大讯飞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智能科学教育联合研究中心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