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反腐小说《天下人心》亮相书博会,集中展现“正风反腐”的历程和成效

7月29日下午,由山东作家凤岐、宗利华创作的长篇小说《天下人心》分享会在济南书博会举办,两位作者与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苗长水、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就新时代反腐小说的创作与阅读等话题进行分享和探讨,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参加分享会并致辞。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济南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分享会。

《天下人心》从纪检监察角度描写反腐,集中展现了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成效。全书四十余万字,以某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当地系列腐败案件为主线,将复杂、真实、紧张、严酷的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小说化的笔法和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铺展开来,塑造了一批忠诚干净、一身正气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突出了他们的党性原则与斗争智慧,讴歌了纪检监察队伍对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我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惩腐败、实现海晏河清的坚定决心和力度,最终,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清明的崭新气象,为党赢得了天下人心。

本书作者凤岐、宗利华有多年相关行业经验,在创作中艺术化地融入自己的经历、见闻与思考,确保了行业小说和反腐题材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尤为难得的是,小说并不止步于反腐败斗争的文学化描写,而是秉持新时代反腐理念,进一步提出了反腐题材作品的人民立场、文化担当等关键问题。作者将自己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洞察、对反腐败斗争的思考、对党的方针政策的领会融入文学创作中,写腐败而不媚俗,写反腐而不绝情,始终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党赢得天下人心的人民立场,作为核心理念统领全书。小说出版之后,在行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获得了极大好评。

分享会上,嘉宾就创作初衷、细节刻画、人物塑造、小说立意等话题展开讨论,加深了读者对此类题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作者凤岐

作者凤岐讲述了创作《天下人心》的过程。他坦言,大学毕业后,自己就干纪检工作,一干便近四十年,其中办案十二年。“应该说,我具有了叙述这段历史的经历。纪检监察战线是反腐败主战场,纪检监察干部是反腐败主力军,但现有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描写这一领域生活的,而由参与其中的亲历者创作的小说更少之又少。所以我从纪委一转岗政协,便立即投入到《天下人心》的写作之中。”

因为对当前小说的架构、套路、基本要领和技巧等没有把握,所以凤岐找到了作家宗利华合作。“整个创作由我主导,意图、内容我负责,形式由利华负责,在基本框架、情节安排、人物出场等方面,利华给予了全力帮助。”

谈及自己对反腐题材的熟稔,凤岐说:“由于长期办案,我与每一名犯罪嫌疑人,都进行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在移交检察机关之前,我们都会和他们吃顿饭、喝杯茶,和他们说说心里话,给他们送送行,因此我也能够更多地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至于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更是历历在目。这些因素反映到作品之中,就保证了这部作品不会脱离现实,这也是读者感到作品真实的主要原因。动笔以前,我的战友们便鼓励我,咱不求花哨,只要能把我们真实的战斗生活转换成哪怕最普通的文字,那就是一部浩然正气的大书。”

作者宗利华

作者宗利华也表示,自己在与凤岐合作过程中受益匪浅。他说,通过参与创作,“我熟悉了一个作家很难接触到的领域。为了尽快进入创作情境,也进行过一阵子采风,查阅大量相关案例资料。透过一个个真实案例,我能深刻体会到反腐败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体会到办案人员的艰难困苦,乃至透支身体,牺牲生命,这些都有真实的例子,所以很受感动。”

作品出版后,评论普遍认为小说细节鲜活、生动,而之所以产生如此阅读效果,宗利华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真实。“小说里面几乎所有细节都是真实的,直接来自生活,来自凤岐长期战斗在反腐一线的经历和经验。他对这个领域,对这支队伍,对办案流程等方方面面是非常熟悉的。比如,办案人员工作证过期,这个细节非专业人士是不会想到的。整体上看,正是密密麻麻的真实的细节,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二是准确。“小说里面的信息点都是力求精准的。比如,带人时用什么车辆,车上是要有随队医生的,所有人员坐什么位置。谈话的时候如何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等等。另外,在很多场景上也下过功夫。比如留置点清水园、郎子军建造的英才园,那里面的布局,凤岐都是画出草图来的……总之在细节上不断琢磨,不断修改。事实证明,书出来后,一口气读完,感觉创作时所有的功夫都是没白下的。”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苗长水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苗长水认为,《天下人心》是一部主题鲜明、写法新颖的长篇反腐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深刻。

“首先,小说的谋篇布局很讲究,全书分为十五章,每章三节,结构整齐。尽管简洁的章节标题仅有两字,却高度凝练,逻辑严密:以‘首战’开篇,然后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对案件工作进行全程式描述,最后再以一章‘余音’引发读者脑海中余音缭绕的深度思考,整个作品结构严谨、立体可感。其次,人物形象鲜活动人。全书集中塑造了忠诚干净、一身正气、无私奉献、个性鲜明的办案人群像。不论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纪检干部,还是一线的普通办案人员,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充分彰显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正义感与人性美。尤其欧阳云开,这样一个既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又有人情温度的纪检干部,突破了以往反腐文学作品对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这部小说为新时代文学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

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认为,《天下人心》不仅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真实展现反腐败斗争的复杂严峻,而且通篇贯彻对于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反腐败斗争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已有很多,其中很多作品都只是停留在描写腐败分子的罪行和正面人物的正气这样的正邪对立、邪不压正的浅白套路上,《天下人心》则通过主人公欧阳云开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将党性与人性结合,为党赢得天下人心的新时代反腐理念。这一思想主题,使《天下人心》比之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更显出思想的高度和立意的深刻,同时也使这部小说整体上既显示出刚正劲健的思想品格,又处处闪动着温暖人心的人性光芒。正面人物欧阳云开既可敬可畏一身凛然正气,又散发着可亲可爱的人性温度。反面人物也重点写他们腐化堕落的曲折过程,而不是一味展示和渲染他们的腐败和罪恶,使读者既对他们的贪腐、犯罪感到可恨,又为他们走上人生歧途而感到可叹。”

Read Previous

“大科学家和小侦探”系列侦探故事读者分享会在书博会圆满举办

Read Next

以儿童视角讲述乡村振兴的时代故事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