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下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四卷本)新书发布暨阿拉伯语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湖南展台举行。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现当代卷》作者薛庆国教授、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吴洁娇;湖南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卿立新,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海,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张云峰,以及湖南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总经理周亦翔;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谭菁菁,及多家媒体代表莅临活动现场。埃及著名汉学家哈赛宁通过视频的方式对活动的举办送上了祝福。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介绍,《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三五”国家出版重点规划项目。这是我国学术界首次系统地研究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是中阿跨文化研究填补空白之作。该项目由葛铁鹰、薛庆国这两位跨文化学者合作完成,其中葛铁鹰是2021年“谢赫哈马德国际翻译与谅解奖”(中阿文化翻译与交流终身成就奖)阿拉伯语汉语翻译一等奖获得者,薛庆国则是“谢赫哈马德国际翻译与谅解奖”东方语言翻译成就奖、2022年“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获得者。
《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共四册,古代卷和现当代卷各占两册。项目系统地梳理研究阿拉伯各类文化题材中涉及中国的素材,包括史学文献、纪实作品、文学作品、名家书信、历史档案等。以跨文化学者的研究视角,在充分驾驭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研究,充分展示阿拉伯这一世界重要文化体中的中国形象。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为活动致辞。他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总体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谱写了中阿关系的新篇章。《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学者为中阿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阿拉伯文化界欣赏这样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并希望它的影响能进一步扩大。
湖南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卿立新出席并为活动致辞。他说,湖南出版始终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对外图书版权贸易合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此次推出的《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系统梳理研究了阿拉伯各类文化题材中涉及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展示世界一个重要文化体中的中国形象,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人民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刻理解。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总经理周亦翔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外译介图书、动画、音像等内容版权2100余种,覆盖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44种语言,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做出了出版贡献。《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版权即将输出至阿拉伯世界,这既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文化“走出去”又一重要成果,更是新时代下中阿友谊延续、文明互鉴的有力注脚。
本书作者薛庆国教授在发言中说,在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外国文学文化的翻译者和研究者也责无旁贷,担负着重要使命。他强调,当前的跨文化学者应该自觉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给广大知识分子提出希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是时代赋予当代学者的使命,他一定不辱使命。
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的研究,也引起了阿拉伯学界的巨大兴趣。埃及知名汉学家哈赛宁在视频致辞中说,葛铁鹰老师和薛庆国老师所研究和翻译的作家和作品在各大阿拉伯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古代卷·上)(现当代卷·上)的阿拉伯语版权已经成功输出阿语文化界。活动的最后,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与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代表共同签署了版权输出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