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和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来临之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策划推出首届“世纪好书节”,以一系列“第一次”跨界破圈的创新举措,集结近40家出版单位、实体书店、专业印制机构、艺术品经营企业、文创产品研发机构,组成强大的世纪书香矩阵,邀请近百位作者嘉宾,组织100多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园内园外跨界联动的阅读文化活动,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道书香四溢的世纪大餐。
跨界破圈:从“金虹桥书集”到“知识搜索榜”
首届“世纪好书节”集中展示世纪出版人近年来推动精品生产、融合发展和全民阅读的最新成果,将创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跨界破圈的一系列“第一次”:“金虹桥书集”第一次在热门商圈亮相,“世纪好书”主题沙龙首场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世纪出版园第一次集中举办“读者开放日”体验活动,“世纪火种”阅读推广活动第一次面向共建单位全方位展开,科普阅读品牌“新发现读书会”首期落地,聚典数据开放平台首度发布“知识搜索榜”……
4月21日至4月23日,“金虹桥书集”走进繁华热闹的宝龙城商圈,在长达100多米的沿河步道(北横泾新龙路至漕宝路段)设立45个摊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各出版单位和世纪文景、艺文志、哲人石、心·空间、译文纪实等出版品牌纷纷“出货练摊”,共推出精品新书2000余种,以5-6折优惠回馈广大市民读者。“古旧书”和各类精美艺术品、文创产品展位预计将成为“吸睛”亮点。
4月21日下午,以“编舟的彼岸”为主题的首期“世纪好书”编辑沙龙在世纪出版园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持人、播音指导何婕与多位资深出版人和一线编辑一起,围绕出版理念的提炼实现、重点产品的策划打造、图书品牌的建构推广等话题,分享“编辑部的故事”和出版前沿新知。现场特别穿插“世纪好书”配乐诵读、器乐演奏与读者互动环节,央视频等多家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同日设立的世纪出版园“读者开放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等4家单位联手推出,60多位读者参与说书品书、写字画画、参观打卡、实力宠粉、趣味抽奖等活动,并受邀出席“世纪好书”主题沙龙。


作为“新发现·科普书单”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22日,“新发现读书会”将面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读者,在全新开张的大零号湾图书馆举行首场活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特邀《深海浅说》《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作者、著名学者汪品先院士等嘉宾设席开讲。现场还将揭晓“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二期入围图书名单,B站、抖音、视频号作全程直播。在“世纪好书节”活动期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分别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华虹集团、中国邮政上海分公司、金外滩集团、大宁德必易园党群站和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等多家“世纪火种”共建单位联手开展读书分享活动,举行阅读推广基地揭牌签约仪式。“世界读书日”当天,上海音乐出版社抖音平台将以“乐”读嘉年华为主题举办“世纪火种”直播活动,上海市轻音乐团应邀穿插表演音乐才艺。
聚典数据开放平台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创新推出,整合传统工具书的权威知识内容,为阅读赋能、为学习赋能、为搜索赋能的一款互联网科技产品。聚典平台上线两年多来,已为4000多万互联网用户提供了9亿次知识查检服务。4月21日,基于用户知识查检行为的“知识搜索榜” 首次发布,榜单分汉语单字、词语、中国作品、外国作品、中国人物、外国人物等六类,每类选取查检频次最高的前30名,以系统反映数字时代的知识需求。聚典“知识搜索榜”的创设推出,将填补中国权威工具书线上知识查检数据动态发布的空白,标志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融合出版领域实现了内容供给手段和知识服务模式的一次新突破。
共读分享:从“最广泛的民主”到“大家看园区”
首届“世纪好书节”期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所属出版发行单位积极搭建作者、读者交流互动平台,营造世纪书香共读分享的浓厚氛围,以一批精品新书为媒,精心组织一系列重磅阅读文化活动。
近年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学林出版社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出版了多部有较大影响的理论专著和通俗读物。其中,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汪仲启《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一书用新场景、新实践、新成就,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作出生动诠释;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的新著《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析》深度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及深远意义、发展空间、实现路径,体现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时代特色。两位作者都将亮相学习读书会,与市民读者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首部随笔集《独坐》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该书分享见面会上,奚美娟与陈思和、杨扬、潘向黎、何卿等学者、作家一起畅谈艺术与生活。卞毓麟、虞云国、秦文君、钦文、陆大鹏、陈默、赵丽宏、郭姜燕、龚之允、毛尖、孙孟晋、汤惟杰、戴萦袅等学术文化界人士也将通过现场活动或线上直播等方式,与广大读者展开交流。

自2022年10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陆续推出“大家看园区”系列活动以来,已有上百位各领域的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来到世纪出版园参观、考察、交流,出席一系列出版座谈会、选题研讨会活动,共同谋划出版高峰高原建设的世纪工程。在4月21日两场“大家看园区”特别活动中,著名连环画家汪观清、徐有武、桑麟康等走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围绕“上美连环画出版的回顾与前瞻”议题,为“中国连环画的摇篮”擘画蓝图。张乐平、贺友直、鲁兵、任溶溶等前辈大师大家的亲属代表,梅子涵、冰波、郑春华、王一梅、陆元林、费嘉、唐云辉、赵晓燕等著名作家、画家,出席庆祝《小朋友》杂志创刊100周年座谈会,《小朋友》原主编、百岁诗人圣野也亲临现场,为这本中国儿童期刊界的不朽经典带来感人肺腑的寄语。

线上线下:从“穿‘阅’世界”到“云间世纪”
首届“世纪好书节”期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综合资源优势,旗下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外文书店、沪港三联书店等品牌书店与朵云书院、思南书局等新型阅读文化空间将各展所长,策划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共创美好阅读体验。其中,世纪朵云旗下五家门店通过读书会、展览、图书展陈、线上互动等形式,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单位及其他集团外出版社,推出以“穿‘阅’世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和“好书知时节,春风送福利”世界读书日主题展陈。上海图书公司旗下的上海古籍书店和艺术书坊围绕“邂逅经典·愉阅时光”主题,举办“世纪好书”《字说中国》讲座等活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郭永秉将邀约读者共同感受汉字之美。由上海图书公司负责运营的大零号湾图书馆、闵行区新虹图书馆也将组织开展面向社区读者的多场文化体验活动。上海外文书店则以“春日”为主题,甄选经典小说、艺术画集、儿童绘本等图书品种,精心布置活动现场,力求为中外读者营造温馨雅致的书香氛围。
世界读书日前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在新媒体平台全面发力,策划举办一系列直播带货、专题分享、短视频荐书、跨品牌共读打卡、数字卡线上发行等活动。其中,云间世纪全平台推出“诗歌之春”创意分享专题,邀请青年诗人、同济大学教授胡桑进入直播间,普及诗歌概念、讨论诗歌复兴的现象并推荐世纪版诗歌书单,打破诗歌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集团各出版社积极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B站、快手等平台,由社领导、责任编辑、自播专业人员轮番上阵,分享爆款新品、个性书单、福利套装,以多重好礼回馈广大读者。世纪文景连续举办三场抖音“人生一页”主题直播。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发起“2023世界读书日·读者短视频荐书大赛”,邀请读者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读书心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围绕《我想问中医》策划拍摄科普短视频,在“大咖医道聊”线上投放。上海译文出版社举办“译盏明灯”共读活动,并邀请小红书达人“许吉如Jill”开设“‘如’此读书”直播专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在线上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永久追溯的数字收藏卡“上美C+”卡。
好书新书:从“马克思漫漫说”到“江水清清到我家”
进入2023年以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精品高地建设和“双效”产品生产取得不俗业绩,12种出版物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4种图书入选“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百佳图书”,4种图书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在日前公示的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有《中华法系之精神》等31个项目入选,居全国出版集团首位。与此同时,“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和营销推广机制的施行,对世纪版精品佳作有效实现市场转化发挥了引领作用。
首届“世纪好书”节期间,“金虹桥书集”将专设“世纪好书”展位,集中展销以“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千里江山图》和 月榜年榜“世纪好书”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佳作。其中的重量级新书有:为新时代新青年轻松领略经典巨著《资本论》魅力提供帮助的《马克思漫漫说·政治经济学》;梳理未来中国经济动向与发展新亮点的《中国经济2023:基本盘与新动力》;汇集在宋代文学、古代文章学、词学、钱锺书学术研究诸领域建树卓著的著名学者王水照先生代表性学术论著的《王水照文集》;华语世界首个全译本,收入赫伯特•雷尔顿等名家百余幅插图的《约翰生传》;近两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安妮·埃尔诺作品系列》3种、《古尔纳作品(第一辑)》5种,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瘟疫之夜》;以清晰、理性而充满智慧的文风重述人类哲学数千年历程的《企鹅哲学史》;描绘一个历史学家在十年间穿行数万公里的跋山涉海之路的《月亮照在阿姆河上》;详述中国当代艺术新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探究中国小茶杯影响英国文化的《茶杯里的想象:18世纪中英茶叶贸易与设计文化交流》;为国内学琴者量身定制小提琴演奏“5区位训练法”的《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法》;秦文君为孩子们书写贾里小学阶段成长故事的《糊里糊涂的铁哥们——贾里小时候》,通过船丫头和马小龙两个孩子的故事折射出扶贫攻坚工程任重道远的《江水清清到我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