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科幻:以想象之力,创千年未来 |“百年科幻”系列论坛活动在京举行

“百年科幻:以想象之力,创千年未来”主题活动于4月16日在北京市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办,唯围品书、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全国少儿科幻联盟承办。

科幻作家王晋康、刘慈欣、超侠,出版人王卫英、李继勇、张静芳、徐扬科,科幻科普工作者田松松、姚利芬、陈柳岐、何超群、张宇识出席活动。

会前,众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设置了两场论坛,分别围绕“科幻的民族性、世界性、科学性与未来性”和“少儿科幻的新探索”两个主题展开。

上半场“科幻的民族性、世界性、科学性与未来性”主题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主持。

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晋康认为,科幻的本质仍旧是文学,文学性是其最凸显的一个点。在谈及科技更迭下的ChatGPT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取代内容工作者的价值和地位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阐明鲜活的生活经历、好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深刻认知是现阶段人类创作者与人工智能最显著的区别。

著名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表示,科普型科幻与文学型科幻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中国的科幻文学应该丰富,科普型科幻更应该在少儿科幻之中普及。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幻分社社长、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理事长王卫英从阅读对象上谈及对科幻小说和科学童话的区分。她认为,孩子眼中的科幻世界并不荒诞,反而十分有趣,科幻小说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了解自然造物和社会现象的平台。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理事长田松松认为,从阅读对象上,不需要硬性区分儿童、少年和青少年,应当允许对未来的事物有充分的想象和理解,孩子总是期望读到内容比自身更强大、更完美、更成熟的作品。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宇识认为,一些科普作品本身带有科幻色彩,而一些科幻作品本身就能起到科普作用。就好比虚拟现实技术中,视角、转场、视频语言等形式,都可以作为科幻作品的承载。而作为载体的VR,本身也是一种极具未来感的艺术形式。

下半场“少儿科幻的新探索”主题论坛由少儿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理事超侠主持。超侠提出,现在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和科幻作家共同成立了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加入科幻写作行列,很多科幻作家也在参与儿童科幻创作。但是二者的创作有很大区别——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科幻作品贴近儿童心理,但在科幻想象上略显不足;科幻作家的作品很有想象力,但可能无法适应儿童口味。在此情境下,少儿科幻应运而生。

王晋康认为,儿童文学的创作难度超过成人文学,要掌握孩子的角度和思路并非易事。创作者不应对孩子喜爱哪种科幻指手画脚,而应该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个人爱好。

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本就是从科学技术中寻找资源。他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之中发现,儿童对前沿科学的接受度往往高于成人。如果采取一种通俗的手法去描写前沿科学,儿童读者反而更容易深入其中。少儿科幻不应回避最前沿的科学,反而应努力在其中发掘故事资源。

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百年科幻”系列图书总策划李继勇表示,孩子是一张白纸,具有可塑性。少儿科幻与成人科普有所区别,前者必须兼顾科学性、创造性、文学性以及教育性,孩子要能够通过阅读获取基础的科学知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副总编徐扬科从科普角度谈及对少儿科幻的探索。他认为不要低估新一代青少年对知识的了解和渴望,他们有着非常广阔的视野。

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理事陈柳岐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幻教育正在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科幻引导儿童想象力的延伸,触发新的创意,进而激发儿童自主学习、自发探索的积极性。

杭州水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制片人何超群沿着文娱影视跨界发展的思路,指出科幻小说是一种可以引发不同地域共鸣的文学类型,集合作家、影视工作者及相关学者和机构的努力与支持,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日渐有了实体。

论坛中,嘉宾们对科幻文学沿革、科学普及教育、人文愿景展望、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内容广泛且深入的探讨,表达了对新时代科幻创作出版的美好展望和对“百年科幻”系列图书传承传统文化与传播科学精神的期许。

会后,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百年科幻”书系中作家王晋康、刘慈欣和超侠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慕津锋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助理研究员姚明来到现场举行捐赠仪式。

其后,王晋康、刘慈欣、超侠三位作家分别为其作品留下签名。

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北京日报、《出版人》杂志等主流媒体受邀到场采访并全程报道。

Read Previous

全面梳理120位绘画大师的生平成就,《觅画记》由上海文艺社出版

Read Next

与喧嚣的世界背道而驰|读《背对世界》有感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