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郑嘉励携新书亮相,带读者读墓、读史、读人

3月12日下午2点,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携新书《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做客钱报读书会,带大家一起“读墓·读史·读人”。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利波,知名作家赵宗彪、王寒出席了该活动。

读书会现场

郑嘉励老师带来的讲座主题是《四座宋墓》,即“四座宋墓的知识考古学——关于一种冷门知识(黑科技)的生成史”。 换句话说,墓葬,这么冷门的知识,是如何生成的?郑老师通过详细讲述他个人亲历的四座墓葬的故事——徐谓礼墓、赵伯澐墓、吕祖谦墓,以及温州的一组空墓——串联起《读墓》一书的整体架构,介绍了这本书从构思、沉淀、最终成书的过程。

作者郑嘉励

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如何在田野中、在一个领域做出成系统的学术,建构具有引领性的、成体系的研究框架”,这是“文艺青年”郑嘉励的学术理想。“但考古很难产生体系性的知识,这和考古的偶然性、材料的碎片化有关,也和学科发展有关”,《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就是他这些年“对长期以来大家提不出太多学术性的问题”作出的回应。“这本书的写作也就一年的时间,但是从想法的萌芽到最后成书,我花了12年时间。”郑嘉励说。

  1. 徐谓礼墓和赵伯澐墓

郑嘉励老师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金华武义的徐谓礼墓和台州黄岩赵伯澐墓,介绍了它们分别是如何被发现的、随葬品价值几何等问题,讲到盗墓对墓葬信息的完整性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考古工作的社会价值思考。“徐谓礼墓的发现源于盗墓,很多人认为没有这些盗墓者,就不会有浙江南宋考古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徐谓礼文书》。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应该认识到,盗墓对文物的破坏是无法还原的,试想如果徐谓礼墓没有被盗掘,保存下来的文物还会更多。而且文物即便追回,也已经不是原状。……相比赵伯澐墓就幸运得多,它被一个有文物保护意识的村民发现,然后我们考古工作者马上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最终得以完整呈现,考古工作者才可以据此推进相关研究,浙江丝绸博物馆也以此为契机发展起来……”

  1. 吕祖谦家族墓地

以上两个墓地属于单个墓研究,是郑老师考古工作中比较知名的,但它们只构成了《读墓》的第一章。“作为单个墓来讲,徐谓礼墓和赵伯澐墓的重要性反而还在其次,在整个体系的建构中,赵伯澐只是一颗棋子,甚至都不能算大棋子,最大的棋子是明招山的吕祖谦墓地,这才形成了体系。” 明招山吕祖谦家族墓地调查经历了一年多,郑老师那句破圈无数的“上班就是上坟”,就是他那期间的工作写照,“那一年多每天就是上完这座坟再上那座坟”。在宋室南渡前,吕氏家族已在河南新郑神崧里营建了七八代人的家族墓地,他们来到文化和自然条件完全不同的南方,会怎么建设墓地呢?为什么都埋在明招山,精神动力是什么?在中原地区,他们的祖先是怎么看待墓地的?以上这些思考构成了《读墓》最基本的框架。

  1. 温州龙湾区王德家族墓地

最后介绍的是温州龙湾区王德家族墓地,这个“空墓”的发现构成了《读墓》的第三章内容,也直接启发了他第四章的写作。王氏家族墓地选址在三面环水的平原,而非择址风水更好的山上,但是通过系统研究会发现,这样的选择是为了照顾“长幼尊卑、规划有序、朝向一致”的丧葬习俗。这就是“昭墓墓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儒家伦理观念。讲到墓志,郑老师认为,只有将墓志与墓穴对应起来,还原到具体墓地当中,它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

  1. 宋墓“知识考古学”的形成脉络

《读墓》的构架中,暗藏着一条脉络,这也是郑老师这些年对宋墓“知识考古学”的形成过程:从地下墓室、随葬品、地表墓园、风水,再到夫妻合葬,二代人、三代人合葬,然后讲到族葬,再延伸到朱熹和吕祖谦的丧葬观,两个人对丧葬的具体言行,有很大的不同。朱熹代表了江南本地的丧葬观念,像他这样的大儒,却没有选择族葬,因为迷信风水嘛。而吕祖谦作为北宋大族东莱吕氏,南渡以后,子孙四散。但是,从南宋初年到元代,五代家庭成员居然都整整齐齐葬在了明招山,形成了江南地区少见的家族墓地。最后,再看中原的五音墓地和南渡移民视角下的江南墓葬的差异——这么多人跑到人文传统和自然条件完全和中原不同的地方,他们是怎么营建墓地的,士大夫家族怎么做,老百姓又怎么做,皇帝又怎么做。而知识的累层中,贯穿了一位考古学家在两个维度中的关照:宋明之变和南北之别。

读者提问环节

虽然郑老师认为《读墓》是一部受众较为垂直的学术书,但还是引起了现场读者的极大兴趣,现场展开了热烈互动。最后,郑老师为现场意犹未尽的读者签名寄语。

签名售书环节

读墓,就是读史,就是读人。墓葬考古与研究,带领大家进入一个看似熟悉又陌生的过往世界,以科学的方式让我们与古人在心灵上靠的更近,墓葬研究是理解历史的一把关键钥匙。

Read Previous

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

Read Next

《山河故人》主题分享会在杭举行,追忆故乡的人与事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