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2022年度爱阅童书100”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行。正式发布100本2022年度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年度书目,以及10本教师用书。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民间图书馆课题组负责人王子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腾讯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鸿洲、接力出版社社长白冰、儿童文学作家薛涛、图画书作家戴芸、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发言;爱阅童书100的评委,中国首位被授予艾瑞·卡尔桥梁奖获得者阿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图画书作家姬炤华、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员胡宏哲、儿童阅读教育研究者、童书译者孙慧阳、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史军等出席发布会。
6年持续发布年度书目 让好书尽快与孩子见面
自2017年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发起“爱阅童书100”项目,已连续6年发布年度书目。2022年度“爱阅童书100”专家团队由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阅读研究、儿童心理、少儿科普、美术等专业领域内专家组成,以公正、科学、专业的标准,评选出来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以及10本教师用书,为学校、社区、公益组织、家庭提供高品质图书的专业选择。
为了让小学阶段的阅读更全面系统,爱阅公益对书单结构做了专业科学的设计。此次入选图书中,包含小学低年级适读图书33本、中年级适读图书35本、高年级适读图书32本 。文学、科普、人文的童书数量占比分别为63%、21%、16%;入选图书涵盖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出版物。其中,中国原创图书占比43%。
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说:“孩子们阅读优秀的人文、文学、科学书籍,了解历史、社会、科学、人及自然,未来成为有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人,能推动人类进步的人,成为内心丰盈而精神富足的人。 这也是爱阅公益基金会一直致力于高品质儿童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是评委老师们从海量的童书中躬身识珠并郑重地写下推荐语的原动力。”
多维对谈 挖掘童书的真生命
“爱阅童书100”的评选过程由项目组委会,初评委员会,终评委员会进行层层筛选,组织终评会确定最终入选图书。保持准确丰富的新书数据、严谨公平的评选机制、专业科学的书目结构、通读全书后的专家评荐,是决定爱阅童书100品质的四个关键元素。
此次发布会,评审专家与入选图书创作者从文学、科普、人文三个角度展开对谈。由姬炤华、阿甲、《一双大鞋》文字作者薛涛、《你看见喜鹊了吗?》文字作者戴芸共同对谈:如何发现属于我们的文学故事。阿甲说:所有的创作,无论是虚构类和非虚构类都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探索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可能是我们创作一本真正的书很本质的东西;由张劲硕、阿甲、《蔬菜史话》作者史军、《我们住在雪山上》作者曲亚洲围绕如何创作的科普类图书,共同对谈“从鸟兽草木中感受生命的变迁”。张劲硕说:AI代替不了的是人类可以切身实地地进入到大自然当中,去接触生命,感悟自然,了解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鸟一兽。代替不了我们要对自然万物去理解、去观察、去感悟,通过我们的文字、书、图画、图片等等,让更多的读者寻找自然万物的真谛,这是图书伟大的力量;在发布会上孙慧阳、张劲硕、《这里是新疆:“地下长城”坎儿井》作者查璇、《中国恐龙地图》作者金海月围绕着:一本书开启的人文广度展开对谈,孙慧阳说:一本书到底能带来怎样的人文广度?人文的范畴非常广泛,我们不要以成人过度于精细的分隔来限制想象力,要以真实、柔和、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希望带给孩子们更多好奇探究的机会和精神,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爱上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爱护这个世界,而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的阅读。
发起“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
爱阅童书100评审主席阿甲说:“我一直坚信,对儿童成为人的成长而言,阅读真的很重要,过去、现在很重要,未来会更重要。”童年时期的阅读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希望各行各业的人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儿童阅读,成为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100多位嘉宾共同发起“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我们深知高品质的儿童阅读,需要成人的引领与成就。
我们倡议:每一个成年人都成为对儿童阅读有协作能力的人。
我们倡仪:保证儿童每天有自由阅读的时间。
我们倡仪:尽我所能支持乡村儿童、流动儿童和特殊儿童的阅读。
我们倡仪:不购买低劣童书和盗版童书。
我们倡仪:建设更多少儿图书馆,增加图书馆少儿区,引导儿童充分利用图书馆等公共资源。
我们携手同行,一起推动高品质儿童阅读的发展!
爱阅公益希望通过“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以及“爱阅童书100”的持续研发,让更多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终身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