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我们谈谈童话写作和出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作家恳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8号厅山东展区举行。5位儿童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家、专家: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版协常务理事张明舟;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刘海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晏苏;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海口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品成;山东烟台作家协会理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吉卡,与大家分享关于童书创作与出版的经验和思考。
山东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翟晨灼、副处长蒯海军,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主任丁莉、副主任田蕾,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勇,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杨大卫等嘉宾出席了活动。活动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孟旭虹主持。
山东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翟晨灼在致辞中表示,抓教育就要从孩子抓起,孩子读什么书直接关系到孩子本身的成长。如何给孩子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是出版管理部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山东正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工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孩子学习的初期就嵌入他们的文化基因当中,这个载体一定是好书,是适合孩子们读的书。
山东的出版机构有责任为优秀的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力助各位作者在山东把书做好,把孩子的书做好,为孩子的教育创造更加美好的条件。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刘海栖、张明舟、晏苏、张品成、米吉卡5位专家先后发言,就童话创作的现实意义、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童话的国际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论述,为童书出版工作打开了国际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刘海栖
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版协常务理事张明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晏苏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海口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品成
山东烟台作家协会理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吉卡
专家们认为,教育出版社有做好基础教育的责任,现在“双减”政策之后,课外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课外阅读对学生素养培育的功能越来越强。但非少儿专业出版社进入童书出版领域,要做好科学规划,要选择最有潜质的作者,找准方向,比如童话出版方向、主题出版方向等。例如主题出版方向,怎么结合山东大量的红色资源去开发?在高水平的创作和出版上不可求多而要求精,做一本成一本,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专业少儿社形成错位竞争。
原创文学是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渴望的,每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民族都渴望讲好自己的故事,让自己的孩子能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传统,文明是需要传承的,文明是需要记载的。文学贵创新。刘海栖的儿童文学创作一直在追求创新,他善于从儿童视角、儿童心理入手讲述故事。他的童话作品,故事生动,语言精粹,例如《光芒》的语言,读起来就像是一首儿童诗。
对于个体来说,童年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的,大家的内心是一样的。童话是虚拟世界,对儿童来说,虚拟是最主要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反而是较小的。他们会对童话世界更有亲切感。作家在进行童话创作时,身体里就会有个孩子跳出来。从童话这个角度来说,或者特别是从儿童视角来创作的话,可能更容易被世界读者所了解。一些儿童出版强国,他们这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我们一方面要有自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借鉴交流,像“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获奖书系”的作品,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学习和汲取的。
国际传播里面有个起点,就是在儿童这个群体的传播才是最高效的。阅读可以让孩子们相互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在传播这些故事的时候,看中的是它们的内在价值。例如米吉卡的新作《系红围巾的猫》,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付出的不同人群都容易产生共鸣的情感故事,就具有很好的版权输出价值和机会。
专家们认为,经过童话滋养的孩子,才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希望大家永远都保持着对童话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