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与国运》作者见面会在京召开,破译国运兴替背后的水运荣枯密码

2月25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水运与国运》作者、文史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吴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从大禹治水到一带一路》,和大家一起从水的角度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分析水运起伏与国运兴衰的深度关联,共同破译王朝兴亡、国运兴替背后的水运荣枯密码。

浙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浙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金继发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据悉,吴鹏博士的新书《水运与国运》于去年8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大禹治水锻造中华民族早期统一体开篇,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中国连接大陆大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枢纽地位收尾,内容包括水域历史的发展、水战海战的进程、水利工程的修建、人工运河的开凿、海洋贸易的开拓、海外文化的交流等。作者从水这一独特视角清晰勾勒出中国从大河大江走向大海大洋的曲折历程。

在讲座开始前,吴鹏介绍到:“我的《水运与国运》这本书,从水的角度对中国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划分。依照水运与国运的关系,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六个时期,一是三皇五帝到夏商西周,二是东周也就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三是魏晋南北朝,四是隋唐,五是宋元明清,六是1840年以来到现在,六个时期的国运都和水运有着密切的关系。”

谈到创作缘由时,吴鹏说:“随着人类逐渐转入定居,农业成为生存的刚需,灌溉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都是在适合农耕灌溉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所以大江大河成为文明的摇篮。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从自身的身体体验、周围的自然环境,还有身处其中的文明社会出发,自然会高度关注水元素在生命蕴育和文明起源中的意义,进而从长时间、宽视角的大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水运与国运的关系。”

吴鹏博士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分别从“治水、灌溉与华夏勃兴”“水利、水德与打造一统”“水战引发南北分裂”“水运重构南北一体”“背靠草原面朝大海”“成为陆洋枢纽”这六个部分深入分析,链接起水运与国运的深度关联。

讲座尾声,吴鹏总结道:“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在北方大河边生长,往南方大江畔拓展,通过人工运河沟通南北、打造牢不可破统一体,最后向大海上眺望,将大陆大洋连为一体,而自身则成为陆洋中介、世界枢纽的历史进程。这个观点,也是我的《水运与国运》这本新书的总体结论。”现场掌声雷动,在签售环节,吴鹏边签字边与观众交谈、解答疑惑,气氛热烈融洽。

在逐渐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从来就不是独行者。吴鹏在新书《水运与国运》中向读者呈现的正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中华文明史,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视角解读中华文明,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可谓立意宏大高远。独特的水的视角也启发读者,可以从更多元的角度思考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命运。

Read Previous

新华文轩携创新发展成果亮相2023北京图书订货会

Read Next

邵丽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研讨会在京举行,重现黄河儿女百年心路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