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新书写—— 张忠诚“东北抗联三部曲”研讨会在京召开

实力派作家张忠诚新作“东北抗联三部曲”自2023年1月出版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深刻探讨此书的出版价值与社会意义,2月23日上午,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承办的“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新书写  张忠诚‘东北抗联三部曲’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高洪波,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庄正华,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儿童文学》原主编、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徐德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晖,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李东华,《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刘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郭艳,太原师范学院教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纳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陈香,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著名评论家李蔚超,《儿童文学》主编冯臻,以及“东北抗联三部曲”的作者张忠诚等领导、专家和作家特邀出席。

研讨会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楚三乐主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刘凯军、总编辑王军和副社长、副总编辑闵蓉出席研讨会。

“东北抗联三部曲”是一套以东北十四年抗战为背景,以儿童的视角关注战争年代普通人生存命运的历史题材儿童小说。作品从不同角度、侧面,书写了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反日斗争:《土炮》侧重写民间个人化的抗战,是“一个人的抗战”;《龙眼传》以一个孩子的遭遇和见闻,写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东北人民的群体抗战,是“一群人的抗战”;《柿子地》写了东北人民对日本人反奴化教育的斗争,是“一个战线的抗战”。作品描摹了在战争环境中人性的纯善、美好和坚韧,为读者展现了一段不该遗忘的历史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孩子呈现了一堂深入人心的生命教育课。

高洪波先生在致辞中指出,作品中有着丰富详实的资料,给读者带来了清晰的在场感和准确的代入感。同时,作品着力展现出地域文化的魅力,时代背景宏阔但不乏细腻,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叙说提供了鲜活的典型人物。庄正华会长对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这三部作品以小见大、各有特色,在战争场面的描写与少年儿童心理呈现的问题上把握得比较得当,有着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帮助读者牢记苦难历史、反思战争,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和钢铁边疆。游道勤总编辑强调,这是当下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套写给青少年的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引领当下的少年去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也是江西出版在红色题材、革命题材的创作主题和历史视野上的创新和突破。

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东北抗联三部曲”是一套聚焦历史时间、回应时代主题、体现原创儿童文学深度与广度的精品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出版价值,为当代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书写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为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东北抗联三部曲”选材独特,角度新颖,通过大量真实又绵密的生活细节和历史考据,体现了抗战时期普通民众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气节。徐可院长点评作品浓墨重彩地歌颂了东北人民不谓前敌、英勇反抗的斗争精神,热情地讴歌了东北人民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民族情、同胞情,尤其对下一代无私的守护,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间大爱。徐德霞老师认为这是一套内容充盈、充满东北独特生活气息的抗日战争小说,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故事内容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它是对当代儿童文学的再升华,是抗日战争或抗联题材创作领域的新突破。陈晖老师认为作者从题材到主题,从人物到场景,从故事到语言,全方位将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传统教育渗透进作品的支支脉脉和每一层面上,呈现出战争的血与火,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启迪李东华老师看来,“东北抗联三部曲”打开的是小切口,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敌侵略时不屈不挠的硬朗的人性之光。作品写出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一些普通人内心所蕴藏的力量,他们焕发出力量感、正义感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遗忘历史就等于背叛,而拒绝遗忘的良方,就是走进历史,去寻找真相。刘颋老师点评“东北抗联三部曲”是儿童文学书写的一大跨越,她很欣赏作者郑重书写的态度,她认为张忠诚的创作审慎、客观又深情,对于一些细节的书写虽然非常节制,但是极具画面冲击感,这是出于对历史人物的保护和对儿童对象的尊重。作家薛涛则从张忠诚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遭际出发解读作品,多年乡村生活的经历是张忠诚创作的家底,他从当地人的悲欢离合中就地取材,从不舍近求远,也不标榜诗和远方,而是用扎实、用工的创作,形成一种沉郁、内敛、凝重、独特的文学气质。郭艳老师认为张忠诚的写作有着极为考究的技巧,他充分借鉴了现代派的写法,把叙事的焦点放在一个特写的细节上面,而且无限放大,拎出最能打动读者的东西。由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在这样非常严肃的、重大的的战争题材里,通过对地域文化和乡土人情的细腻描绘,消解了苦难,体现出一种温暖的家国情怀。崔昕平教授说道,作品非常打动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作家阅读了大量的史实素材,并努力将它们提炼、复现,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和记录下来,打捞了许多真实存在的民生史料,并以想象还原了生活的肌理,塑造了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东北百姓人物群像。

战争书写指引读者找寻抚慰人心的微光和继续前行的力量,让作品呈现出更为宽广深厚的美学意蕴。纳杨老师评价这三部作品填补了儿童文学创作中东北民间抗战题材的空白,张忠诚用一种很笨拙、很扎实、很古朴的方式去写作、去讲述,内容详实、叙写真诚,表现出民间的反抗精神。陈香老师认为“东北抗联三部曲”既是抗战题材文学作品叙事的补充与延展,更是历史话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多向熔铸,作品以独特的童年视角书写,让抗战史诗有了更为丰富的历史容量和社会景深。李蔚超老师多年来持续关注张忠诚的创作,她认为张忠诚是一位极富特色的创作者,他很擅长对历史题材和时代故事的书写,这三部作品代表着他创作的成熟与精进,她建议作者未来可以更加深扎于东北这块沃土,写出更多有力量的作品和更鲜活可爱的儿童形象。冯臻老师从童年立场和民间立场两个方面深度解读作品,他认为张忠诚的“东北抗联三部曲”体现出一种责任和担当,构建起关于抗战的民族国家的基本记忆,而且这个记忆一定能被现在的孩子知道并记住。

面对嘉宾们肯綮的点评,“东北抗联三部曲”的作者张忠诚在感激之余,也真诚地做出了回应。他说,儿童文学应该“把真实还给儿童”,如果儿童文学过多地强调书写纯粹的童年世界,而忽视了童年世界的芜杂,这是值得警惕的。书写真实的童年生活,适度“过滤”,而不是过度“过滤”,把童年放在人性的基本面上去审视,或许更显童心之可贵,保卫童心之重要。未来,他也会这样执拗地写下去。

Read Previous

2023南国书香节北京推介会在京召开

Read Next

2023新华文轩供应链合作交流大会在京召开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