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后首部学习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的经济学著作《中国式现代化论纲》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1月20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新书首发式在南京大学举行。7个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和专家,包括10位长江学者在内的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云端,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高度评价了《中国式现代化论纲》的出版价值。本书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征,帮助读者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丰富内涵。这也是学术界、出版界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迅速部署,对重大时代主题的聚焦和响应。
《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在阐明世界现代化一般特征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书依据习近平经济思想,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立足经济学的学理和实践,研究正在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所涉及的发展道路和相应的发展战略问题,深刻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书由知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撰写。洪银兴教授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曾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第四、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众多奖项。《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正是基于洪银兴教授对发展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年的研究积淀,以及对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领会,在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第一时间及时推出,既是一本开创之作,也是一本大成之作。
相较以往图书,《中国式现代化论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本书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的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特点,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经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成为学术界、出版界未来数十年的中心议题。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多是从历史学、社会学角度出发,《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则是从经济学维度进行研究。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部分。
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廓清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论纲》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及其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现代化一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统分结合的方式深入论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生态现代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彰显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自主性。
三、本书尤其关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体现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论纲》以专门章节论述了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早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本书不仅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和创新,更凸显了我国经济学家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前沿意识和不断探索,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是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著作,富有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正是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扣新时代脉搏,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理论探索,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将中国发展的经验提炼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的最新成果,彰显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表示,江苏人民出版社能策划这样好的选题,在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不久就推出这样在长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学术专著,无论是对出版社还是对作者,以及对广大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久就公开出版,反映了作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一项前瞻性研究,其观点鲜明科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色、本质要求、实现途径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学理性阐释,颇具创新性。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提到,洪银兴教授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力和政治敏感性,长期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探讨的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是他很早就在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多年来也一直在写这方面的文章。洪教授不仅是国内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现代化问题的代表人物,也一直在引领中国当代经济研究的发展潮流。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任保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一书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发展经济学的视野下,集学术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为一体,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的研究。
与西方以“资”为本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该书在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不少创新性的观点。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评价,洪银兴教授以更多的观点创新、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深的国家情怀完成了这本著作,显示了洪教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者风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乐明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内涵和道路三大方面进行了颇有建树的论述,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引领性。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一定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成为这个领域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论纲》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即中国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必须更加聚焦党和国家的根本事业和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跟上实践,发挥经济学经世济邦的建设性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表示,该书的出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