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让汉字“动”起来——《小学生全功能动画字典》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上午,2022天府书展活动之一“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让汉字‘动’起来——《小学生全功能动画字典》新书分享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辞书出版社、大美汉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与研究中心主任周作明,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金牛区教育专家周平昭,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博士后陈亮亮,四川辞书出版社副社长李晓、田学宾等出席活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它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表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铸就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汉字的研究、普及和推广。田学宾副社长介绍了四川辞书出版社长期以来发挥特色优势,在汉语言文字出版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辞书社不仅出版了《汉语大字典》《甲骨文字典》《甲金篆隶大字典》《汉语异体字大字典》《殷墟甲骨文辞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字形全谱》等一系列专业性强、价值独特的品牌产品,而且近年来在汉字文化的普及推广上发力,出版了《会说话的汉字》《一看就会的汉字》《字源识字卡》《语林趣话》《漫画甲文奇遇记》等普及读物,深受市场和读者欢迎。在走出去这一块,向海外输出多种汉字汉语学习类图书的版权,并连续三年有项目入选“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输出经典案例。他指出,《小学生全功能动画字典》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在汉字类图书出版方面的又一次积极探索,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将字典和动画结合起来的图书。它既是一部字典,也是一部汉字文化普及读物,书中为每个字头制作了动画视频,用动画的形式讲解汉字的“前世今生”,可以让小学生及普通的汉字爱好者轻轻松松学习汉字,津津有味领会汉字之美,从生动优美的汉字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周平昭老师认为,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极其重要,一般的识字教学比较机械乏味,而四川辞书出版社将字典和动画结合起来的这一成果令人惊喜。《小学生全功能动画字典》能有效激起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汉字。

周平昭老师现场选出书中几个有趣的汉字,与观众进行了分享。她结合动画视频,讲解了“男”“妇”等汉字的源流及字形字义的演变。她指出,让字典“活”起来,让汉字“动”起来,是该书最主要的特色。书中每个字都有二维码,不仅列举了从甲金篆隶到规范汉字的形体演变,对每一种字形进行解读,让小学生直观了解字形的变化和字的本义;还逐笔展示汉字笔顺,帮助规范汉字书写。每个字都有一个有趣的动画来表现,能让小学生及老师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及汉字学习的有趣。

西南民族大学周作明教授认为这部字典选择最常见的汉字,通过动画让汉字“动”起来,不仅面向小学生的,也是面向全社会的,是在切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他希望这部书能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入读者心中,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发挥作用。他说,汉字从古到今并一步步走向未来,我们的出版社从传统纸质出版向融媒体出版转变探索,这是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在为文化发展作贡献。

文化建设无小事,语言文字事不小。周作明教授一再强调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汉字是中华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汉字的读、写能力,通用语言文字如何入脑入心,周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研究和长期深入民族地区推普工作的实践,现场分享了自己对高质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入思考。他还引用具体案例提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也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让人受益匪浅。

习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此次新书分享会给现场观众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汉字课,让观众更深刻感受到汉字真的非常了不起,对汉字以及它背后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活动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ad Previous

天地出版社“小品一家人”小学霸大闯关主题活动圆满收官

Read Next

“千古儒学 萃兹一藏——中华经典的传承与传播”文化活动在蓉举办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