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觉醒|《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新书上市

文|安吉可
她,原本生于富贵优渥的商人之家,却因父亲破产,不得不搬出豪宅、变卖家产,与母亲搬进乡村的出租旅店,靠经营旅店为生,惨淡的经济状况让她们连雇佣厨师的钱都捉襟见肘。一夜间,她从富家小姐沦为厨房女厨。她,原本出生于贫穷破落的农户之家,父亲酗酒残疾、母亲发疯癫狂、哥哥在后厨打杂,一家人挤在濒临倒塌的土房忍饥挨饿。为赚钱养家,她靠牧师介绍,隐瞒惨淡家境,成为一名厨房女仆。
就这样,两个原本阶级不同、人生不同,本一生都不会交集的女性,因命运的阴差阳错而相遇;两颗被生活蹂躏的灵魂在洒满阳光的厨房里,于一道道精致的美食里,依靠彼此,于逆境中走出了一条救赎之路。这就是英国作家安娜贝尔·阿布兹撰写的女性历史小说《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友情提示:本篇书评有部分情节透露)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乡村、疗愈食谱、女性觉醒……宁静英国乡村、温泉度假旅社、洒满阳光的厨房,热气腾腾的汤锅和只要一口就能让人味蕾炸裂的道道美食……这本书有太多元素打动我、吸引我。化身厨娘的女诗人用诗歌般的语言撰写着一道道精美食谱,极具美食才华的女仆于次次灵感迸发间用各种独特香料让原本平淡的美食焕发别样的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复苏、关于生命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美食、关于自由的故事。作者用最具疗愈的画面与故事演绎了一个关于时代、关于女性的那些不公与残酷的故事,让我们得以穿越时光的罅隙,体会身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究竟生活在怎样一种让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也看到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女性如何睁开最初的觉醒的睡眼,开始为自由、为独立而挣扎,堪称小说版《一间自己的房间》。
“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娶一个胸怀雄心的女人”
一次人生的巨变后,伊莱莎以诗歌为宣泄口,意外地开启了自己的诗人才华,但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认为“淑女是不应该写诗的,更不该出版”。在这样的观念下,许多女性甘愿退居家庭放弃写作,还有一部分不甘心的女性选择以男性笔名出版自己的作品。而在书中,伊莱莎也因女性身份,而遭到了出版商的拒绝。出版商劝她回去写菜谱,并声称“那才是女人该做的事儿”,甚至极具侮辱性地给她寄了一本字典,就像伊莱莎身为女性就不会拼写一样。
书摘:
寻求出版确实是有点卖弄,对一位淑女来说,那……甚至是亵渎上帝的。——P20
写诗不是女人该干的事儿……——P20
之前他又给我寄了一本字典,好像我不会拼写一样!我对这一切感到厌烦。——P176
但最打击伊莱莎的是来自家人的不理解,特别是来自母亲的误解。其实,母亲是爱伊莱莎的,但她没办法跳出时代的局限,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思维让她一心认为伊莱莎只有嫁给一位有钱人,才能过上幸福的、正常的生活。因此,在伊莱莎与阿诺特先生“相亲”时,母亲费尽心机地将伊莱莎曾出版过的诗集藏了起来,教育伊莱莎收敛起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就怕阿诺特先生一旦发现伊莱莎出版过诗集、拥有女性不该有的智慧,就不会再向她求婚。

书摘:
只有一件事能胜过成为一名富有的妻子的前景:成为一名富有的寡妇。——P125
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娶一个胸怀雄心的女人。——P154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不明白,难道男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妻子是作家而感到自豪吗?——P181
好在无法出版诗集的伊莱莎逐渐在食谱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使命——她在参观阿诺特先生家的厨房时逐渐意识到英国的主妇们正在远离厨房,英国的食物也越来越糟糕,烹饪越来越沦落为“下等”。她决定通过自己的菜谱,让英国的主妇们重新热爱起烹饪和美食。而且,谁说不能用诗意的语言去撰写一本菜谱呢?自己的诗歌才华在菜谱上一样会绽放出能与才华匹配的诗意花园!于是她一头扎进了厨房,全力以赴地投入了食谱的撰写。故事采用双女主设置,另一主角厨房女佣安,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厨师,但在那个时代,一位女厨师也是不可想象的。她就这样一直在嘲笑中长大,拥有梦想反而成了屈辱,直到她走进了博尔戴克之家,遇到了伊莱莎。作为伊莱莎的得力“助手”,看似安每次都处于配合的角色,但当伊莱莎需要安独自完成一道菜时,安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而且总能依靠自己过人的烹饪才华用各种独特的料理方式和香料,赋予食物以灵魂。
书摘:
当我匆忙谢谢柠檬腌渍烤牛肝的简短食谱时,我看见了字里行间的诗意,感到一丝兴奋。我想,食谱是可以像是一样美的,即实用也美好。食谱不一定非得是毫无优美可言的、干巴巴的指令清单,它可以是这样的:“取一块品质上佳的肥牛干,用优质的醋浸泡一夜,上面铺上洋葱片和香草英……在清火上烘烤……”——P75
厨房,我本以为会是我的桎梏,却以我未曾想到的方式给予我写作灵感。——P82
就这样,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伊莱莎撰写着食谱,走在实现写作梦的路上;安烹调着美食,走在实现女厨梦的路上。
两颗梦想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伊莱莎和安,也逐渐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光彩!
“我将只是半个女人,或者更少,仅仅是一个女幽灵”
身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36岁未婚的伊莱莎的生活中充斥着被叫作“老处女”的压抑紧张,甚至连母亲向别人介绍时都会将她称为“我还没结婚的女儿伊莱莎”,走在街上还会被一群熊孩子一边大叫着“老处女”一边向她丢石头。
母亲曾指责就是因为她不愿意嫁给有钱的香料商人,他的父亲不得不继续躲债流亡、姐妹不得不给别人当家庭教师、身为母亲的自己也不得不依靠经营旅社生存。然而没人意识到,他们的苦难并不是伊莱莎的造成的,反而是他们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捆绑在了伊莱莎的自我牺牲之上。甚至连伊莱莎自己都会有很多瞬间怀疑自己的选择。尽管自由的种子已在心中萌芽,但受困于时代的局限,伊莱莎只能在懵懂中向女性自由迈出举步维艰的一步又一步。

书摘:
“只有婚姻和金钱才能带来自由,伊莱莎,”母亲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拭红红的眼睛,“没有它们,你会变老,变得很孤独很痛苦,成为令人讨厌的老处女,为了微薄的薪水不得不为他人服务。”——P185
就是因为这本书,她们才沦为可怜的家庭教师,她们本来是生而为淑女的。——P232
我将(永远)只是半个女人,或者更少,仅仅是一个女幽灵。——P252
我非常渴望记住自己曾经是谁、现在是谁。——P184
我该如何告诉她,我曾经选择卖掉我的珠宝,却保留了我的诗集?我该如何告诉他,当我穿着棉布围裙检查支架上的兔子或送来的新鲜鲈鱼时感受到的快乐?我必须告诉他,我必须诚实……——P186
我还想问阿诺特先生最后一个问题——我是否可以写诗。但是为什么我需要得到他的许可?——P188
“她不希望别人告诉她该做什么”
在我看来,书中最具成长性的不是伊莱莎,而是安——从最开始那个到博尔戴克之家面试都战战兢兢的小姑娘,到最终能够与绅士平起平坐向绅士主动求婚的女管家。安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更完成了女性由被动者到主动者的蜕变。如果说伊莱莎和她的菜谱是女性最初觉醒的起点,那最终将这个大任接续下去的其实是安。伊莱莎的菜谱并没有完成希望让贵妇重返厨房的宏愿,但安身体力行,决心让自己成为第一个走进厨房的贵妇,以自己为起点去践行这条自由之路,让女性也能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书摘:
生命何其短暂,而且仅有一次,必须紧紧地抓住,并大口大口地享用,而不是浪费生命任由其变质腐烂。——P336

但这不是说伊莱莎就不重要,安能完成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背后有伊莱莎的支撑,伊莱莎始终是安的精神偶像!

书摘:

我觉得她像个男人一样生活……

像个男人?

她想有自己挣来的钱,而不是一个绅士给她钱。她不希望别人告诉她该做什么。——P248

书中其实还有一位隐藏的烹饪大师——安发疯的母亲。许多次安的美食灵感和烹饪经验其实都来自于母亲。透过安的回忆,我们不难发现安的母亲其实是一个拥有学识和见识却被婚姻压榨最终发疯的悲剧女性。

在那个文盲率极高的时代,安的母亲不仅能够读书识字,还将这一切教给了安。但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却一步步压垮了她,贫穷的生活和愚蠢的丈夫一步步腐蚀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期待,丈夫将她的书一页页撕掉生火取暖成了压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疯了!而她不过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家庭女性之一。

维多利亚时代,那是一个女性写作敢于署自己真名都要拥有很大勇气的时代。而今已过去200余年,女性自由之路已在无数代人的努力中走出了很远,但远未抵达终点。要知道,而今的时代,身为女性,依然要面临很多理所当然的不公,这条路依然道阻且长。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婚姻的意义、女性的自由和生命的价值。

愿每位女性都能活出自己,记住自己曾经是谁、现在是谁,以及想成为谁。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
ISBN:9787500171805
定价:78.00元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Read Previous

《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首发仪式在蓉举行

Read Next

《高原之灵——青藏高原东部珍稀野生动物》 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