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旖妍
书信由来已久,笔墨深情、字字叮咛、跃然纸上,“见字如面”也许是世间最浪漫的情感交流。手写的信,字里行间传递情感、交流思想、传播历史、传播文化,而信意味着信仰、信念、信守、自信,亦可带领观者走进那些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触碰那些依然能唤起记忆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读信,往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感受信里、文字中的情境,而文字承载的美好,复刻在脑海中,也是任何一种媒介形式都无可取代的。
近些年来,综艺节目中不乏读信类节目。回溯读信类节目的起源则最早来自英国作家肖恩·亚瑟。2009年,他成立了收集书信的网站“lettersofnote.com”,旨在收集各种有趣迷人的信件、明信片、电报、传真和备忘录等,至今该网站已被访问超过一亿次。网站中有趣的内容很快被整理成出版项目,《见字如面》第一卷2013年10月在英国出版后,盘踞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六周之久,并登上英国年度好书榜。《见字如面》更是被翻译成16国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出版,获得了广泛盛赞。
前些年获得广泛好评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灵感其实就源自于这档英国节目。究竟是怎样一档国外的节目,怎样一些文字可以触动中国电视人的心灵,反哺并激发出全新的中国节目创作灵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湖南美术出版社与企鹅兰登于2021年底开启了《见字如面》书信集中文版合作项目。
《见字如面》是以六个主题为线索,收集上百封信件而选编的全新书信集。每封信件配有翔实的背景资料介绍,读者在读信过程中也能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书信集以当事人的视角生动地叙述,带领观众重温了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让读者恰到好处地感受到书信的朴素和温度。
“爱、太空、艺术、音乐、猫、战争”六个主题,每本书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爱》里可以了解恋人之间的第一次脸红,了解单恋的遗憾和热恋的喜悦在指尖流淌;在《艺术》里看到艺术家灵光一闪的狂喜和“大胆去做”的坚毅;在《音乐》里感受到当心爱的音符响起,既可催人奋进,亦能疗愈心灵;在《猫》里认识到关于人们对可爱的“喵星人”这种奇妙生物充满激情的赞美、哭笑不得和认真思索;在《太空》里看到人类对那个神秘空间的敬畏以及倾尽全力为探索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战争》里感受到在生死存亡时的恐惧,以及心底最深处对和平的向往。
《见字如面》里既有那些我们熟知的名人书信,如贝多芬情真意切地致永恒的爱人,凡·高在给哥哥提奥的信中咒骂着面前的空白画布,约翰·列侬渴望竭尽所能去推广自己热爱的音乐……也有那些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娓娓道来,像一个母亲为患抑郁症的孩子写信给斯皮尔伯格,告诉他自己的孩子因为E.T.而发生的改变……相比于那些气壮山河的生离死别,反倒是平常人的衣食住行、人情世故更能打动人。或许你会跟着信中的内容会心一笑,又或许你会跟着信中突发的“小事故”揪心不已,《见字如面》书信集正是把历史长河中很多细碎的点,如穿针引线般串起,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也让读者感受书信这一载体的功能性之余,感受到当中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见字如面》可以说是一个了解西方文化的全新视野、一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书信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反映出西方独特的人文历史,体现出他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表达,但无论怎么样,在这些书信中的每一个文字符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其实都是全世界共通的,都值得我们珍视,值得心存敬畏、心生感动。
悄然远去的书信和它们所承载的时光值得留恋,愿我们的《见字如面》书信集能重新成为新的时尚,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寻得心里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