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存在的全部意义,是让孩子感受快乐|“兔老大”系列全新上市

我给9岁的儿子读完“兔老大”系列,问他什么感受。

他说:“兔老大很幸福。他有三个忠心耿耿的兔小弟,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只为了帮助他实现他的心愿。”

然后,他若有所思地瞥了我一眼,脸上露出一种遗憾的表情,“妈妈,你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一个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呢?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他们在转,愿望可能会落空,快乐可能会消失,倒霉的,甚至不幸的事情可能会发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孩子从生命之初,都怀抱着一个关于夸大自己与理想父母的幻想。他们将自己和父母看成是全能的宇宙中心,一种类似神的存在。而成长则是一个不断落地的过程,神一样的幻觉渐渐被驯服、被整合成一种成熟的人格。自大被转化,渐渐转变成自尊和自信。对父母的理想化,则变成我们此后人生最重要的价值的基础。

所以,作为一对正在渐渐“落地”的母子,“兔老大”这套小小的绘本,在我们心中触发的是一种近乎乡愁的情感。兔子公馆里住着一只大兔子和三只小兔子,大兔子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或麻烦,而三只小兔子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他实现愿望,或者解决麻烦。比如,大兔子想要减肥,小兔子们就为他造跑步机、跟狮子赛跑、在火山口蒸桑拿,陪他顿顿吃空气料理,直到四只兔子一起瘦成闪电。再比如,大兔子睡不着觉,小兔子们上天入地,漂洋过海,甚至跑到金字塔里跟木乃伊兔子抢地盘。

大兔子还想像海鸥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想像长颈鹿那样,从高高的地方看风景……

兔老大和兔小弟之间的关系,是这套绘本中很有趣的设定。你分不清楚,他们之间到底谁是大人,谁是小孩;你也分不清楚,他们之间谁更幼稚,谁更任性,谁更荒唐,谁更倒霉,谁更幸福。

兔小弟对兔老大的爱是无条件的,每次都努力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但也每次都弄巧成拙,让他洋相出尽、倒霉透顶。每次看到兔老大生无可恋的背影,在忍俊不禁之余,小读者们恐怕多少也能从中领悟到一点人生的真相: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这套书的作者Q桑是日本新晋漫画家,以画“残念猫”出名——一只胖胖的单身橘猫,能吃爱睡话不多,就是很倒霉,吃个鸡蛋拌饭会把鸡蛋打到碗外面,期待许久的露营赶上下一天雨,买个猫沙发躺不下……就像每一个平凡的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小小的烦恼、尴尬与挫折,你的成功无足轻重,你的失败也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会满心埋怨或一蹶不振。是的,快乐总是转瞬即逝,烦恼总是卷土重来,但这就是生活啊。

Q桑将自己的作品风格定位为“悲伤”和“温柔”:“我喜欢的搞笑,是有着‘悲伤’‘苦恼’这些感情作为基底的‘搞笑’。”

这种面对生活和创作的基本态度,被转换到童年的场景,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兔老大每次被整得很惨时,总是会重振旗鼓:“嗯,我会加油的”。毕竟,比起残念猫,他还有三个兔小弟呢。

日本绘本作家在谈到创作意图时,总是说绘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让一个孩子感受到快乐。就像我采访过的日本绘本作家工藤纪子所说:“我希望可以为那些心地纯粹又缺乏力量的孩子们,能在这个充满战争与对立、争斗与暴力的世界中,在这个由有钱有势者支配的现实世界中好好生活下去而做些什么。可我能做到的,就只有将‘另一个快乐的心灵世界’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不管身外的世界有多艰难,只要内心拥有可以绝对安心的、稳固的‘另一个世界’,只要对那个世界怀抱信心,心灵就能获得强大的护佑。”

对中国的父母来说,仅仅快乐,似乎总是不够的。我们总想要点思维启蒙、情感教育,或者微言大义。所以,这样的绘本很容易被当成一笑而过的玩意儿,没什么价值。但对孩子来说,它们的意义恰恰就在于,至少还有一个人,把他们的快乐当成了世上头等大事。从这个角度来说,书中的三个兔小弟,其实就是绘本作家本尊啊。

我问儿子,那你愿意拿妈妈换三个兔小弟吗?

他犹豫了一下,说,换一天也不是不可以。

 

作者 陈赛(《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Read Previous

京东11.11图书终极战报出炉 409个图书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

Read Next

最值得细读的绘本,今年绝对要有这本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