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小说家罗斯·韦尔福德一起穿越时空|生活即探险 写作即魔术

作者:阿甲

任务一:男孩阿尔在他十二岁生日那天,收到了四年前去世的爸爸的书信,请他使用爸爸在去世前发明的一台时光机器,穿越时空到爸爸十二岁那年,阻止一场构成爸爸英年早逝病因的卡丁车驾驶事故,从而让爸爸得以重生!(《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

任务二:看起来只有十一岁的男孩阿尔菲,实际上已经活了一千岁,他本来与同样活了一千多岁的妈妈相依为命,一起努力避开世人的注意。可是在一场大火夺去了妈妈的生命之后,阿尔菲必须找回“长命珠”,逆转其功效,重启生命之轮,让自己成为可以继续长大的男孩!(《千岁男孩》)

任务三:十一岁的女孩乔治深爱她的小狗马什先生,但因为与爸爸同住的女朋友杰西卡有过敏体质,小狗不得不寄养在动物收容所。乔治和小伙伴在遛狗期间撞见了一位古怪的女科学家,不知不觉卷入了一次次VR虚拟现实的穿越时空实验。此时,一场可怕的犬瘟疫正席卷全球,要想挽救许多人类和所有狗(包括马什先生)的性命,必须穿越到未来拿到特效药。(《拯救世界的小狗》)

任务四:十二岁女孩塔米在平安夜失踪了,她的双胞胎弟弟伊森意外地发现,姐姐是被外星人掳走了!来自安萨拉星球的十一岁女孩海利安同情被掳去的地球人,她决定带伊森坐飞船去救塔米。这支救援小队在地球上就遇到了巨大的麻烦,还必须带上不太靠谱的同学伊基和他的宠物鸡!(《来自太空的孩子》)

 

以上四个“不可能的任务”均出自英国儿童小说家罗斯·韦尔福德之手,他的每一本小说都会在一开始就设置一个巨大的难题,而在推进情节的过程中还会一环又一环设下不易跨越的障碍,让故事主人公一路披荆斩棘,十分艰难地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匪夷所思地“完成任务”。不过令人惊叹的是,尽管他写的故事特别烧脑,内在逻辑相当繁复曲折,但回头去仔细揣摩,却几乎找不到什么破绽,情节环环相扣,逻辑十分严谨。当我第一次读罢《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时,不禁对作者的写作功力肃然起敬,一查资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竟是他的处女作!

不过韦尔福德先生并非写作的生手,他其实是一位资深记者和电视制作人,尤其在电视行业中小有名望。他笔耕了三十多年,只不过多是写新闻故事或策划文案,大概是在一段深度体验的育儿经历后,他萌生了尝试写儿童小说的念头。《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是他在2014-2016年期间写成的,但在一次访谈中他说这本处女作也算是他用一生的准备来写就。这该怎么理解呢?

单独看他的一本书可能还难以理解,但将他的作品合在一起看,特点就会变得相当清晰。比如前面提到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喜欢设计“不可能的任务”,而无论怎样的“不可能”,最终还是完成了。这是不是有点像魔法,或者变魔术?——是的,韦尔福德从六岁开始就迷上了魔术,他不但痴迷,而且还是业余高手玩家,在不少公共场合(比如去学校与孩子们交流时)还会忍不住“露一手”。随着声名在外,渐渐引起魔术专业圈的关注,终于在2019年被英国一百多年历史的专业组织“魔术圈”正式吸纳为会员。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韦尔福德作品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好像在变魔术!《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中时光机可以说是一种魔术,但它必须严格符合从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延续下来的传统规则,比如不能害死自己的祖父;不能重复去到同一个时间点;不能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相遇。有趣的是,到了2019年创作出版的《拯救世界的小狗》中,韦尔福德大胆地突破了一条规则:让女孩乔治与一年后的自己相遇!不过从某种角度看,这并没有违反传统科幻小说的律条,因为乔治这次是用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到未来。而韦尔福德还设置了新规则:在穿越的未来吃到嘴里的东西可以带回到现在!——这成了最终完成任务的关键。

韦尔福德作品的第二大特征就是:对时间概念的迷恋。在他的处女作中,在爸爸写给阿尔的信中,专门讨论了时间概念,主要是讨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相对的”时间概念。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时间的流逝只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中,我们能看到它、感受它、描述它,恰恰因为它源于我们的主观描述,所以它是不真实的。”韦尔福德自己并不是物理学家,但他显然对现代物理学中的时间概念十分着迷,他常常向身边的大人和孩子强烈推荐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所写的科普书《七堂极简物理课》。在罗韦利看来,并不存在“宇宙的现在”,但是“存在着我们的过去:在现在所见之前发生的事件。存在着我们的未来:在此时此地我们所见之后会发生的事件。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时间段,它既非过去,亦非未来,有一定的长度……”

韦尔福德讲述的每个故事都可以说是一个关于时间的逻辑游戏:阿尔游走于“过去”和被努力改变的“过去”所影响的各种可能的“现在”之间;千岁男孩阿尔菲活在跨越千年的时间长河之中,但他自己的生命之轮却被锁定在11岁的“现在”,他的“未来”只在极小的机会里;女孩乔治难以摆脱“过去”的阴影(妈妈的去世),要拯救她的精神寄托小狗马什先生,与她的“当下”达成和解,唯有到“未来”去寻觅秘方;地球男孩伊森和外星人女孩海利安更是在宇宙的时空间发生了神奇的交汇,他们都背负着某种不堪回首的“过去”,终于为了渴望的“未来”而甘冒风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韦尔福德讲述的“时间流逝”的故事往往跨度非常之大,仔细品味让人不胜唏嘘。当然,小读者也许还会受其影响,忍不住去卡洛·罗韦利、霍金等人的科普著作中继续探究“时间”的奥秘,那恐怕正是韦尔福德求之不得的。

不过作为成功的儿童小说,韦尔福德作品能打动读者之处还在于其情感的力量,他特别关注十一二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尤其关注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他作品的第三大特征。十二岁男孩阿尔与父亲的深厚感情是推动故事迈向高潮的核心动力,但其间他在重组家庭中与家人的微妙关系,还有从爷爷那里获得的关爱和启发,都是让故事变得异常动人的元素。

在《千岁男孩》中,对于渴望长大的男孩阿尔菲,永生其实更像是诅咒,在他的成长体验中,与朋友正常交往成为最核心的动力。曾经被好朋友背叛的他一度对他人充满了戒心,但最终还是在两位新朋友的帮助下让他重拾希望,为了与朋友一同长大,他选择了与《不老泉》中的温妮类似的选择:放弃永生。这让我想到《精灵宝钻》中的感叹:死亡的能力是对人类的一种赐福。

《拯救世界的小狗》中的女孩乔治内心深受丧母之痛,难以接受父亲的新女友杰西卡,她与哥哥也分属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好友拉姆齐和爱犬马什先生成了她最主要的精神依赖。她借助虚拟现实VR实验穿越到未来要冒巨大的风险,但正是基于深切的关爱,她义无反顾地去冒险,而最终帮助她完成任务的还是她的朋友与爱犬,其中逻辑的巧合也富含深意。

《来自太空的孩子》中的双胞胎姐弟情是推动伊森最终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的核心动力,说起来他与姐姐的情感是有瑕疵的,与父母、奶奶之间也未必总能存在理解和默契,最有趣的是,与那位不靠谱的朋友伊基之间也只能说是有点勉强的友谊,但正是这些看似并不完美的情感关系深深打动了外星人海利安,她不惜为他们献出了生命。韦尔福德借一位安萨拉星球的智者之口说:“你们(地球人)会做梦,会撒谎,会欺骗,会说笑话,会讲故事,会创作音乐。你们彼此相爱,彼此憎恨。这一切都让你们与众不同,这意味着你们会拼搏斗争,也意味着你们令我们心驰神往。你们的想象力甚至超越了无边无际的宇宙。”

不过韦尔福德并没有将地球人类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在他的故事里总会有动物,而且往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他作品的第四大特征。无论是最初的那只仓鼠,还是拯救世界的小狗,或是与千岁男孩几乎同龄的千岁猫,都是故事主人公非常牵挂的宠物,因为这份牵挂,促使他们做出了最勇敢也最有价值的决定。最好玩的是《来自太空的孩子》中的那只宠物鸡,它的存在本身似乎足够滑稽,与不靠谱的男孩伊基非常般配,但也是这只鸡几次救了人类,最终还为他们示范了一条意想不到的逃生通道!韦尔福德自己就很爱动物,他们家养了一条可爱的苏格兰牧羊犬,与灵犬莱西同名。好吧,难怪他小说中的动物都跟莱西一样既忠诚又充满了灵性。
我想,能写出这样一些故事的韦尔福德,一定在内心深处有一部分是没有完全长大的,仍然保留着少年人的心性,而且与动物十分亲近。他从小就特别爱看那种少年探险故事,比如伊妮德·布莱顿的“布莱顿少年冒险团”,这种冒险故事往往从日常生活出发,而且遇到困难很少会让大人来帮忙解决。韦尔福德充满科幻色彩的少年探险故事也都是从少年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往往突然面临不可思议的挑战,但他们很少向大人求助,或者即使求助了,大人也完全不能理解或根本无法施以援手,最终他们必须靠自己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了非常宝贵的成长机会。他们也学会了对自己、对更广阔的世界,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这是韦尔福德作品的第五大特征,也可以说是他对小读者的殷切希望吧。

 

Read Previous

女性不应该被定义|我们正处在一场变革中,更多的女性正在觉醒

Read Next

遇见“知书”,云端共读——广西师大社组织开展“‘绿’色青春,阅见世界”开学季系列活动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