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记忆》70周年校庆纪念图书发布暨校庆月启动仪式成功举行

9月27日,《华理记忆》70周年校庆纪念图书发布暨校庆月启动仪式在陇上书店(晨园店)成功举办。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校出版社社长张辉及《华理记忆》作品作者、设计团队等出席本次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朱姝担任活动主持。

为庆祝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校工会与出版社联合推出校庆纪念图书《华理记忆》,该书在活动现场首次亮相。同时,华理校庆月也于当天正式启动。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发言致辞:“《华理记忆》一书,以校园建筑为主体,这些建筑串联起了不同发展阶段华理的校园文化和特色风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华理人的回忆。广大师生校友给每一个摄影作品赋予了具有诗意的文字,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变得尤其生动亲切,饱含着广大师生校友对学校的真挚祝福与深厚情感。《华理记忆》中的笔墨铅华与定格瞬间是华理70年的岁月沉淀,回顾了学校风雨兼程、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华理人勇于担当、笃行不怠的家国情怀。”

《华理记忆》由校工会和校出版社精心策划打造。它聚焦华东理工大学的过去、当下与未来,通过华理人原创摄影作品+诗歌,讲述华理的历史人文、建筑风貌、四季美景等,充分抒发华理人对华东理工大学的深厚情感,为70周年校庆献礼。

校工会和出版社从去年就着手筹划这份校庆纪念出版物,活动现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张辉分享了策划《华理记忆》背后的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策划的初衷,是想做一份对于所有华理人来说具有纪念意义并且能够唤起大家共同记忆的纪念物,不忘来时路,共赴新征程。

华理校园有许多特色建筑和美丽风景,还有非常多热爱诗歌创作的师生校友,考虑到建筑和景物是静态的,而诗歌则可以为其赋予更多的情感表达,于是将二者融合做一本校庆出版物的想法初步成型。期间,还举办了“最美华理记忆”的投票活动,累计投票4.1万次。在广泛传播的同时,也收到了许多优秀的稿件,充实了这本出版物的内容。在设计上,本书邀请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师生团队倾力打造;在最终呈现的内容上,《华理记忆》包含了52组摄影诗歌作品,分为“静水流深”“荏苒时光”“拓梦青春”和“岁月如歌”四个篇章。

《华理记忆》最终定为明信片的形式,张辉社长表示:“在当今时代,知识传播的方式和载体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华理的校史馆、年鉴可以完整地呈现学校的历史,我们希望赋予《华理记忆》互动性,以52张明信片作为校友情感交流、追忆校园的媒介,能成为华理人与华理的一种联系。”

当天,《华理记忆》的作者和设计团队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感受。

华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虞志红代表设计团队分享了工作中的两个难点:一是定调,蒋正清老师带领团队经历多次头脑风暴,才确定了设计的调性;二是原定的线下讨论因疫情调整为线上协作,对沟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过程中出版社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她非常感动。

书中作品《杉树林》的摄影和诗歌作者均来到了发布会现场。《杉树林》的摄影作者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蔡良珍从华理毕业后便留校任教,今年退休的她笑称自己是“第三次毕业”,杉树林是她读书时最爱去的地方。诗歌作者华理93级校友秦晓林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写诗,他许多的美好回忆都与杉树林有关。

华理生物工程学院蔡海波拍摄的毕业生背影被选入《华理记忆》,在她看来:“学校建筑是固定的记忆,而学生是一个学校流动的、永恒的记忆。学生从华理毕业之后,他一生都会刻着华理的印记。”

华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安琦感慨,参与《华理记忆》创作的经历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一个工科为主的大学,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四面八方的学生来到这里,他们需要全方位的文化培养,有了文化的培养,他们才能在技术上走得更远。我到华理已经27年了,长期以来我都说自己是教书匠,今天突然感觉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了。希望能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感觉到自己是读书人。”

华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辅臣一直以来都有写诗的爱好,记录在华理的点点滴滴,感知校园花草树木的变化,“华理的记忆就是一辈辈的传承。”

华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傅蓉蓉表示:“华理的校园风景有很多没有被人看到的美,比如杉树林,比如承载华理文脉的青春河,而我们艺术学院从曾经的一层楼到现在拥有了一幢独立的小楼,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有艺术感的校园氛围里,我觉得一定要为艺术学院去写一点什么。”

发布会当天,华理70周年校庆月也正式开启。10月25日是学校70华诞,为营造浓厚的校庆氛围,在校庆月期间,陇上书店进行了精心布置以及特别呈现,相关的活动有:照片/诗歌展,留言树送祝福,70周年校庆纪念邮戳盖戳以及现场抽奖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校庆结束,期待更多的师生校友能够参与,共迎华东理工大学70华诞。

Read Previous

我们相信图书的未来——对话施普林格·自然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汤恩平

Read Next

当当9月图书榜出炉,大冰、王朔、马伯庸登顶虚构新书榜前三甲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